2022年是我最没有方向、最痛苦的一年,不满现状,想去更大的平台又没积累没机会,整个人浑浑噩噩了半年多。11月的最后学习了一个读书课程,好像有些找到了未来10年可以慢慢努力和行动的方向。
【阅读的困境】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阅读、学习在中国社会有着极高的地位,我一直期待着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的人。理想丰满,现实悲伤。比起拿书,我更多的是拿起手机;比起深度阅读,我更多的是翻完这本书;比起享受阅读,我想的是好想快点结束去玩手机……怎么让自己喜欢上读书?怎么读才算吃透一本书?怎么读才能让读的东西成为我的能力,而不是“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未有答案。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系统】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阅读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系统, 包含7大要素。
(自己总结的,略丑,图片见下)
(1)系统的核心动力:以我为主,而非以知识为主
之前我都会把书、知识当做不可冒犯的神圣存在,觉得要从头到尾看完才是对作者和书籍的尊重。但是现在我会意识到,阅读的出发点是我和我的生活:我想解决什么问题?我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只有先看到自己、觉察自己的渴求,才能激发阅读的内驱力。这些内驱力将成为整个系统的强力燃料,推动系统源源不断地向前,一步步前往我想去的地方。如果还不知道要去哪里,也没关系,我依然可以通过阅读去寻找自己的梦想与渴求。正如课程所说,阅读就是让全世界最好的老师来教你,解决你的问题。因此,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我将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帮助自己。
(2)系统的输入端口:输入信息的复杂度决定了认知的复杂度
如果系统仅仅局限在“以我为主”,会有风险。由于每个人的教育层次、经历、认知水平、价值取向不同,如果只由自己的喜好选择书目,很容易导致自己被同质信息淹没,再难接收到不同视角的信息,从而导致“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难以对生活产生更加复杂的认知与深刻的洞见。
“阅读不同书籍”这一课对我产生了极大触动,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人摄取信息的广度、深度、复杂度决定了人认知的广度、深度、复杂度。
浅层认知: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通过这节课,我看见曾经的自己是如何受困于自己的经验与认知。当时我刚学习家庭教育,接触的书、课程全都是以亲子沟通、父母教育为主题。揣着这个“锤子”,看到孩子出现任何状况,都会下意识觉得他“家庭教育”有问题。但这无疑是对复杂问题的极端简化,把庞杂的系统问题简化成了单向的线性因果关系。粗浅的判断会导致粗浅的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可能让问题更糟糕。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认知粗浅,反而自信满满,觉得我的知识都来自于书本理论,肯定比家长更懂。这样的态度会进一步缩减沟通空间,不仅会阻碍我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也会蚕食双方的信任,使问题的解决难上加难。
深层认知:这是复杂系统
直到后面我增加了感统学能、先天气质、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会文化等知识,才能从一个更加复杂的角度理解教育。原来孩子和家长可能互为因果,原来孩子的生理基础也会有很大影响,原来学校、社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家庭教育……目前仍在努力学习中。认知层次上去了,对问题的理解越深刻,也越能理解家长的辛苦,沟通时就越愿意倾听家长,后续的解决方案也能更有效落地。
底层认知:驱动系统的核心逻辑、普遍规律是什么
而课上提及的杜威的教育理念,再一次触及了我的认知盲区:“教育的初心是什么?终点是什么?什么才算是“好的教育”?我们应当按照什么原则、什么标准培养人?人培养到什么程度才算“教育成功”了?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培养无限的人?……”原来在现实的系统之上,还有更高层级、更核心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塑造了不同系统的内核。
以前我看一个纪录片,说芬兰的孩子有自然课,要根据色卡,去寻找大自然中对应的色彩。我的感触就是“哇,这也太幸福了吧,要是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课就好了。”认知浅浅地停在了表象。
现在我有了些微弱的意识,可以往里深一点点。芬兰和中国的教育方式、课程设置似乎截然不同,这些具体设置背后,它们对上述教育问题的回答是什么?什么样的地理、政治、社会、文化、历史、哲学观念,导致了这样的差异?这都是巨难的问题,但也似乎更接近问题的内核。
所以信息就像黑暗中的灯塔,信息越劣质,光圈越单一越狭窄,让船只相信眼前的就是全部,偏安一隅。信息越优质,光线越亮越远,能给航行的船只更明确的方向、更广阔的海域。与此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未知,原来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不知道的风景,就会对这片海域更加敬畏,更发现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
(3)系统的输入速度:急功近利VS高质量筛选
之前我总觉得“速读”是非常急功近利的读书法,走马观花不深刻,要慢慢读、从头到尾读才是深刻的读法。但由于阅读速度过慢,吸收效率也不高,导致后面就不太喜欢看书了,更喜欢去找相应的视频课程倍速学习。这次课程让我极大地感受到了速读的魅力。
第一,增加跟全新书籍的熟悉度,下次阅读易启动。
第二,速读也会有收获,增加信心,需要精读易启动。
第三,形成全局框架,高效指导行动。
第四,筛选出真正值得被精读的书。
我书架上有很多闲置的书籍,实用类的如《自控力》《掌控习惯》,理论类的如《思考快与慢》《解惑》,前一类一直等着行动时一章一章来,后一类等着哪天沐浴焚香一点点学,结果一直没等到动的那天。但这次借速读作业翻了一遍,迅速理出了自控力的核心框架,可快速指导行动。而翻《思考快与慢》和《解惑》则是增加了熟悉度,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尤其是《解惑》,我居然有一章看懂了,立刻增加了下次阅读的信心。同时,在拿一些电子书练手时,也能迅速发现哪些书文不对题、哪些书逻辑混乱,可以快速筛选出真正值得精读的书。
(4)系统的核心架构:独立思考和知识体系
我认为“内化”端口是整个系统最为核心的架构,它借助独立思考能力,将输入的信息纳入现有知识体系加以迭代,而这个迭代进程与整个系统的运行反过来也会强化它的性能。课程里给到了详细的思考过程和知识体系打造过程。目前会感受到在输出端的三层笔记输出练习中,有不断地锻炼到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知识体系搭建的能力。
(5)系统的输出端:“翻书”VS“深刻的联想思考”
①九要素笔记模板:广泛的联系与触发
以前对我而言,读书约等于“翻完这本书”。课程开始前,我正好在看女性主义书籍《始于极限》,一个中午艰难地看完了一章,觉得有点无聊。而第二天我试着用九要素模板看,过程中联想我与作者类似的境遇、类似的困惑,并在书上一点点写下感悟时,发现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甚至觉得意犹未尽。在这个过程里,我对自己、对作品好像都有了更多的理解,与书籍的关系也更亲近了。
②思维导图:重点提炼与再次联系
之前做思维导图都是严格按照书本、课程原本的逻辑框架,但是现在我会根据我的阅读目的构思。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困境是什么?我期待发生什么?
再来看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普遍规律是什么?他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他的假设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他的具体方案是什么?方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哪些部分是我能融入我的生活的,哪些部分我会遇到什么阻碍?可以做些什么?
在这样的整理过程中,我好像有在一点点加深对课程和书籍的联系。
③读书文章:小步快跑,不断迭代
不写文章不知道这么难,拖延了好多天才开始写。动笔之后,发现原来最难的是启动。
由于书本选择契合我的需求,九要素模板和部分章节的思维导图触发,还是有很多话可写。先洋洋洒洒铺开一片,再整理文章架构,再重新组织文字,再梳理表达,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可以不断地理出更好的框架,产生更好的表达,甚至会有一些新的思考冒出来。虽然跟大牛们比差着鸿沟,对自己而言却是很大的跨越与进步。
(6)系统的转化端:输出倒逼输入
这个端口应该是不可控性最大的部分了,但是从这个端口产生的正向反馈、关注都会极大地助燃整个系统,推进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对目前的我而言,如何将阅读能力变现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事情,但是小墨老师的经历给了我信心,还是要先专注做好其他的步骤,保证自身输出的质量和稳定性,总是会有转化机会哒。
(7)系统的持续运行:蚕食速度,复利效应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焦虑、期待最快的反馈、最大的进步,很难静下心来深入阅读、思考,所以经常看上去很忙,但都避开了真正重要的问题。这一个月的学习让我能沉下心来,专注在深度思考与学习上,打通了一些思维上的桎梏,在持续的作业练习中慢慢掌握了阅读的一些技巧。
之后的自己会以年为单位,把笨功夫下在真问题上,一点点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