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这一点,怀疑主义者举过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有一个叫做阿派勒的画家,想画出马的唾沫,但他失败了。气急败坏之下,他一把将手中的海绵扔在了画面上,结果海绵留下的痕迹恰恰产生出马的唾沫的效果。同样地,怀疑派曾经非常真诚地希望,通过在各种分歧之间做出是非判断,由此获得心灵的宁静。因为实在做不到,所以怀疑派不得不悬搁判断,没想到竟然因此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坦白说,我认为上述说法只是怀疑派的托词,用来为自己的真诚性做辩护。因为就像第一次扔海绵是无意,第二次扔海绵必然是刻意一样。第一次通过悬搁判断获得心灵宁静,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打那以后,就不再是歪打正着的意外之喜了,而是精心设计、刻意追求的结果了。
通向怀疑主义的“五式”
事实上,罗马时期的怀疑主义者的确发展出一套精细和严谨的理论,他们系统地研究各种怀疑主义方法,总结出所谓的“十式”、“八式”、“五式”和“二式”。听上去好像是武术套路,其实这里的“式”指的是通向“悬搁判断”的程序(procedures)或者方式(modes)。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阿格里帕提出的“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