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校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青年教师汇报课,听了美术、语文、道法等课程,感觉这学校的新生代太了不起了,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无论是希沃,还是十六进制,大家操纵自如,计时、表扬、圈划,大家把里面的功能应用尽用。
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教方法,用方法。我们可以看见教师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再让学生迁移运用方法,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教的过程。。
重学生思维的展。道德与法制课——我爱家乡的山和水,通过图片知道自己家乡的有名水果后,教师提出:“为什么家乡的水果很甜?”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播放微视频讲解原因,学生找到了原因。
情境主线清晰。教师总是用情境贯穿学习的始终,以任务或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
真实的课堂里的真学习。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后,再用卷纸筒看黑板,证实了青蛙为什么有井口那么大。最后,通过辩一辩自己更喜欢谁?从而明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却不同,我们要开阔眼界,全面地看待事物。当学生把什么叫一次对话辨认错误时,教师很耐心地让学生恍然大悟。在真实的课堂里,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会出错,教师又是怎样巧妙地纠正或演示讲解的,特别是学生上黑板摆出小鸟和青蛙生活的位置时,学生展开对“井沿”的认识,让小鸟停留的位置更准确。让我想到了教师占强势风头的课堂,已经渐渐退下舞台。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师把思考权,真正还给了学生。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作秀课堂,更加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重作业的布置。无论是讲故事,还是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都体现了作业的实践性,内容更加丰富性,更加有趣,学生乐于完成。
重评价。伴随着活动的开展,总是用适合学生使用的评价量表来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板书图文并茂。板书不仅能体现本节课的重点,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再配上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的简笔画,那更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
精彩纷呈。课型丰富,有习作,有寓言故事,有散文,有文言文,真是多种课型。有的采用翻转课堂,有课前预习单,有课中任务单,真可谓形式多样。所谓“教无定法”,就是指不管采用哪种教法,只要能达标,能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能让学生学有所获,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都是可以的。我的徒弟要尝试刘发建老师的“五磨”教学法,就是指“听读-朗读-品读- 摘抄-仿说”,一首汉乐府《江南》的小诗,让她带着孩子徜徉在江南的一片茂密的荷叶中。
真是羡慕这些年轻人,学得快,进步得快,相信他们很快就能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