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里每一学期都有三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每一次活动设计都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时代的特点,我觉得这是统编版教材设计中很优秀的一点,所以每次综合性实践活动都要在思想上重视,在活动中落实完成。
本学期的第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人无信而无不立”,我们进行了关于诚信的演讲比赛。这次“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分为三个板块儿。
第一、网络词语小研讨
这一板块儿的讨论是本次综合性活动中做的最热闹的一个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争着抢着到黑板去书写和解说自己知道的网络词语。说完后我们将它们进行了归纳和分类。
1、词汇型
点赞,表示赞同,喜爱。
吐槽,多表示揶揄,拆台,但绝对不等于抱怨发泄或喷人。
抢沙发,第一个发帖或回帖。
萌萌哒,是“萌萌的”的意思,由网络热词”么么哒“受到萌系文化影响演变而来。
3Q即为IQ、EQ、AQ,中文的意思也就是智商情商、体商,注重这三点的教育被称为“3Q教育”。但学生告诉我说也可以表示为Thank you.
锦鲤,表示好运爆棚。
喜大普奔,也作“普大喜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
宅男(女),指长期足不出户的男(女)子,大多沉迷于上网或玩电子游戏等室内活动。
给力,表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含义。
2、数字型
9494=就是就是 7456=气死我了
555=呜呜呜(哭泣声) 1314=—生一世
666=溜溜溜(牛牛牛) 999=天长地久
3、翻译型
“伊妹儿”=e-mail,指电子邮件;
“瘟都死”= windows,指视窗操作系统;
“荡”= download,指网络下载。
4、字母型
MM=妹妹 PP=漂漂或漂亮
5、网络词语点评
“雷人”指使人震惊。
“不明觉厉”的意思是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做什么,但仍觉得很厉害,表现了“菜鸟”对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崇拜。
这些网络词语表达诙谐幽默,通常都具有画面感和动感,语法超越常规,能用旧词翻出五彩缤纷的新意。不少网络词语已经进入了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作文中可以对网络词语设限,但不不应当一棍子打死,可以提醒学生合理使用,适可而止。
第二、电子阅读面面观
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但用不好就可能让学生沉迷网络,从此一蹶不振。
上学期我们曾经有做过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一个辩论赛,学生对此印象深刻,我们还留下了影音资料。所以在这个板块儿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这个板块儿我按照教材设计让学生针对于学生,家长,老师,亲友做一个关于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一个问卷调查,期待学生的问卷设计成果。
第三、用互联网学语文
网络在知识学习,人际交流,信息储存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我们要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这个博大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语文这门学科更是可以便捷的获得许多图书馆都不容易查到的一手货源。
首先,网络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如网上学习、资源下载、名师答疑等形式,还有校园论坛,班级网页,1+X阅读材料,都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开拓自己的学习视野和眼界。
其次,互联网的光影音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小视频和纪录片,可以让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感悟大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的机会和体验。
再者,可以给学生更好的展示平台。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需要不断的锻炼,才能积累出来的。我们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声情并茂的朗诵视频,精彩的辩论场景通过公众号可以进行推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让他们互相竞逐,不断提升自己,大大的激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按照教材设计,我让学生进行了课堂上的网络搜索--关于散文,并作成知识卡片保存起来。可以从散文的概念,历史,特点,分类等方面进行搜索学习,学生兴趣很浓,操作熟练,也学到了相关知识。
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非常敏锐的嗅觉,需要紧紧握住时代的脉搏,抓住一切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与学生一起成长。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的,我们不能做一个out的语文人。不断学习,紧跟高速的互联网时代,语文学习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