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午的时间,孩子们做了三场作业。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时间强度,应该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每一科都有每一科的作答乐趣,每一科都有每一科的思考方向。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本次作业的题型及难易程度。
基础知识板块:
第一题考多音字和审题的细心程度。多音字平时都有学习,且不是很难,本题考验的是他们的审题细心度,因为以往总会有人画横线,答非所问。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我最担心的是一个“球”和“荒”。
第三题考平时的词汇积累,也不是很难。
第四题查字典,音序很有可能被写成音节,字义的选择上,“备课”可能有孩子会选错。
第五题平时有狠抓,写对不是难事。但要填写积累的词语那就有点考验孩子们的勤奋与否了。
第六题:句子加工厂。反问句变陈述句,“把”“被”字句互换,是二年级的考点,估计过段时间不复习,有些孩子会还给我。仿写拟人句,在课堂中有训练,难就难在这是一个拟人复句,得同时有两处人格化的仿写。不知孩子们是否有认真观察例题。
第七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除了第一题比较活,但也做了笔记,后面的诗歌可是默了又默,讲了又讲,就看孩子们的灵活运用能力如何了。
口语交际板块: 这道题较为开放,只要认真读题了,应该答完整不是难事。怕就怕有些孩子图快,一句话写完,不愿多写。
阅读理解板块:第一题找近义词,对于理解能力强,愿意去寻找的孩子,不是难事。对于懒于思考,还图快的孩子,那就麻烦了。第二题考验理解与积累能力,平时有涉及,就看孩子们会不会活学活用了。第三题,“墨水”的双重含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无疑是要多去思考的,难度达到五六年级水平。多听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多去深度思考,很有利于此类题目的解答。第四题,带着点开放,能总结概括出来也是不错的。
习作板块:写一个人。正是第一单元习作,多次辅导讲解,对于写具体事例,有些孩子敏感度还不是很高,故不能写长篇章,尤其对于“品质”事例的捕捉,孩子们还不能完全轻松地拿下,慢慢来吧!
还不知他们发挥得如何,但无论如何,第一次有点难度,可以让我们知晓孩子们真正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