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类型:如何把人分类?》读书笔记(十四)
2022年3月19日
作者认为乔丹从感触性的角度来区分类型的特征是具有真正的价值的。乔丹是内倾型的,对他而言,本能和感觉是无意识的和原始的,反省和沉思则以此为补偿。外倾型用感情生活来分化和驯化他无意识的原始的思维和情感,幻想活动给他的人格带来恶劣影响。故而,乔丹使自己忙碌起来,以避免邪恶思想与情感。乔丹对“冷漠型”与“沉思型”与作者关于“冷漠型”与外倾型相一致的主张并非相互矛盾的。
对内倾型来说,即便意识到思考透彻的意图,但这种意图却只是服从于他既无对象又无目的且强有力的本能冲动,且受其很大影响。对周围人清楚看到的东西却视而不见,而外倾型对思维和情感的展示则被当成了一层薄薄的而且只能部分掩盖外倾型冷漠且狡猾的个人目的掩盖物。但是,以上判断在不同情况下对与错并非不变。当意识观点或意识本身很强大并足以与无意识相抗衡时为错误,反之为正确,也就是说一种情况下是自我中心的目的,另一种情况下又变成了基本的情绪或是一种放纵的激情。
当乔丹(喜欢通过感触性来观察类型)以情绪的观点为依据来区分内倾型(富有激情)和外倾型(冷漠,缺乏激情)之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方式-直觉。但作者认为乔丹将理性类型与“审美”类型的观点混为一谈了。因为他用无意识作为中介来理解这两种类型。
但是考察者是从无意识的镜像进行考察,而非从实际现象,所以被忽略掉了,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限制,所以说理性无法与直觉相容。但许多情况下,直觉都具有不可置疑的客观正确性。无论如何,乔丹的叙述大体上与现实相符,与作者对观察到的现象所进行的分类是一致的。
接下来,作者对乔丹所说第三种类型或“中间”类型做简单回顾。这一类型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指完全平衡的性格,第二指不平衡的或“偏执”的性格。瓦伦丁学派的分类(心灵和圣灵主义者高于物质主义者)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作者指出原始人的主要心理功能是感觉,直觉却是其不太明显的补偿功能。但在文明的较高层次上,有些人用具有分化的思维或感觉或直觉,并成为决定性的功能加以运用,所以作者说乔丹的中间型转化为感觉性或直觉性是可能的。
第二节 乔丹类型学的专门描述与批判
作者不赞成乔丹将主动的类型与冷漠型当成一回事。
一:内倾型女性(“激情型女性”)
作者首先概括了乔丹关于内倾型女性的某些讨论的要点:激情型女性的优点和缺点只会在自己身处非常亲密的关系中才会显现出来。
作者指出乔丹的描述着重点在于情感方面,并没有顾及到意识的内在生命这个特殊价值。对于“好沉思”这一方面也未加以探讨。乔丹主要对情感集聚所引发的外在行为和激情的表达进行观察,这也证明了作者对其评论的正确性。对于内倾型女性来说,情感生活相对于她而言严密的意识来说基本上是混乱的,难以控制的。意识心理内容的严密性及充分发展的有序性是对混乱而狂热的激情生活的有力防御。内倾型女性能意识到她的理性思维和情感,但她的感触性几乎不能完全意识到。
乔丹这种仅从感触性方面判断内倾型女性好坏是片面而且不公正的。
二:外倾型女性(“冷漠型女性”)
作者首先指出要对“冷漠型”女性进行讨论必须排除“好动的”这一概念造成的混乱。
乔丹描述外倾型女性时提到一句名言:她坚信重要的事情并不是真的重要,不重要的事情并不是真的不重要。还有一点印象深刻,她在家里所表现出的性格完全不同于她在社会上所表现出来的。
冷漠型女性极少或完全不会进行自我分析。
乔丹对外倾型女性行为的描述充分表现了外倾型的性格特征。外倾型女性无休止的批评是无关于思维的瞬间印象的发泄。在内在精神生活方面表现的更加缺失(缺乏自我批评和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认为乔丹对于外倾型女性的评价过低(内倾型过高)有失公允。外倾型女性的感触性是已分化出来的有社会性,会因适应人类社会一般生活而具有某种可塑性和表层性。这种感触性存在于无意识,也存在于内倾型的激情相应的形式中。外倾型为群体生活而服务的(内倾型的社会功能是为个体服务的),是沟通他人的桥梁。
乔丹认为最坏的性格总是出现在激情充溢的内倾性格中,作者对此并不赞同。外倾的无意识思维和情感的粗俗同样能产生顽固的恶习。作者强调内倾型只有在幻想中才具有外倾型所具有的关心社会积极关注一般的福利,以及让别人感到快乐的果断态度的品质。
作者总结各种类型互有差异,互相补充,并能因此而产生出不管是个体还是社会维系其生命都不可缺少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