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语文教师如何分析课堂学情
真正的学情是什么
“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特别好,学习习惯特别好,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听起来他们似乎在做学情分析,但我认为这样的学情其实是抽象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教条的。在学习某个具体的文本,在推进某堂具体的课的时候,这样的学情分析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并不大。
有意义的学情分析,大体上需要经历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步,这堂课学生要学什么。你要清楚把学生领到什么地方去,最终目的地在哪里,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步,把握语文教学的起点。
第三步,设计教学过程。
——13~14页
如何把握教学起点
在这个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第三个问题,读完全文,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需要提出来?请列出一到三个你最想解决的问题。
把问卷发下去,让学生自己填写,最后回收问卷。我们做了分析统计,发现结果特别有意思。这才是最真实的学情,也是最有价值的学情。
——第23页
因为还没教学嘛,学生对文本主旨的前理解已经被道德化了。……真正的难点就是去改变学生被道德化的前理解。
——第25页
以下附图书信息:图片、目录、出版社。参考文献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