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恶意》
作者:(日)东野圭吾
译者:娄美莲
出版时间:2013-01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我的东西被风吹到院子里了,这家人好像不在家我家进来了。”这是主人公的开场白。
我突然想到了什么,在《沉睡的鱼人之家》里也是这样的开场,容我吐槽一下,如果我是风,我可能会这样想,我招你惹你了,怎么什么都和我有关。
好了,这只是玩笑话,下面正式介绍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
01
不知道大家看书的步骤是什么样子的,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书的目录。
这本小说的目录是这样的:1事件之章;2疑惑之章;3解决之章;4探究之章;5告白之章;678过去之章(一)、(二)、(三);9真相之章。
从目录开始说去,我觉得作者运用比较浅显易懂的语言,交代了这本小说的类型,很显然,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案件所以才会有真相大白的结局。
1、2、3、4、5交代了一件事情的开端和发展,6、7、8是对过去的交代,即是对故事背景的进一步的介绍,是为后文的真相大白作铺垫。
个人认为,在看一本小说的时候,可以先看看书的目录,目录往往会提供作者的写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读者理清全书的线索,也能够对书本有一个整体的印象,阅读时也能够把握事件的发展。
02
在这本小说中,出现了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比较典型的人是“我”即野野口,“我”名义上的朋友日高邦彦,日高邦彦的再婚妻子理惠,调查警官即“我”的曾经同事加贺。
这本书主要写了“我”野野口谋杀了我名义上的朋友日高邦彦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将写作的重心放在野野口杀死日高邦彦的原因上,这种写法在悬疑案件中并不多见,一般的作品会在探案的过程上浓墨重彩,也正是因为作者的写作重心,人物关系也比较多,建议在阅读时勾画出人物关系图谱。
03
在这篇小说中,我认为作者的写作的手法很有趣。
这篇小说以不同的人物角色为第一人称进行描写,比如,作者开篇以野野为第一人称来进行写作,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第二部分,疑惑之章中,以警察加贺的视角来叙述整个事件。
不同的人物视角的运用,使得人物的心理交代的更为完整,也使得读者对案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04
在这篇小说中,伏笔的设置十分的巧妙。
在故事的开始以野野口的视角描写了日高邦彦因为一些原因而杀死了一只猫,在后来的情节中,这个部分对警察的推理有一些帮助,前后有一定的照应。
另外,在警察推断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很重要的线索,如《禁猎地》,《冰之扉》,这些线索也是因为前后相呼应才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可信。
05
全书以野野口杀死日高邦彦为开端,重心放在对作案动机的调查上,在调查的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多的反转。
加贺警官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调查出野野口与日高邦彦的已故妻子相恋;在野野口和日高邦彦都是作家的大前提下,调查出野野口竟是日高邦彦的写作影子。但是在案件看起来真相已经水落石出时,故事随着警官的进一步调查又出现极大的反转。
我觉得在这篇小说中,不看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推测出故事最终的发展,关于野野口的作案动机也是超出我的想象。不过我觉得这个结局有点自圆其说之感,个人感觉啊。
06
案件背后的一些小感悟。
日高邦彦和野野口是国立学校的同班同学,日高邦彦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把野野口当做很好的朋友来看待,和他一起上学,一起玩乐。但是在野野口看来,他什么都不是,还会在背后讲日高邦彦的坏话,也嫉妒日高邦彦的才能。最后因为这个原因将日高邦彦杀死,真的令我毛骨悚然。
希望我们都能够“好好做人”,也要在交朋友的时候擦亮眼睛。
在文章里面,也写到了关于校园暴力的话题。“我就是看他不爽。”这句话出自文中校园暴力的一个施暴者。其实在书中还有很多关于校园暴力的描写。
“你是说校园暴力吗?有啊,最近媒体才大肆报道,其实这种事从以前就有了,虽然也有人说以前的手段没有这么恶毒,不过,校园暴力这事注定就是恶毒,不是吗?”是啊,校园暴力一直到现在都存在,我们又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呢?
“校园暴力事件绝不可能销声匿迹,只要当事人还在学校,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当老师说‘已经没有这类事件’的时候,只不过是他个人的幻想。”关于校园暴力,我们都应该去反对,去制止,也许不能改变现状,但是只要有努力,说不定就有一些改变了呢!现在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校园暴力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希望这个问题能够早日被解决。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挺好看的,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好奇心。《恶意》中的怨恨无比深沉,令人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