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630天。2021.11.14
7.据影响咨询效果因素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因素是来访者,三分之一的因素是咨询师,三分之一的因素是咨询关系。咨询关系包括咨询师所采用的取向是否适合来访者、来访者是否信任咨询师、咨访双方合不合的来等。每个派别(理论)在咨询中只占10~15%,即派别不重要,重要的是咨询师这个人“很好”!(想到刘老师说咨询做到最后,往往都是用咨询师这个“人”在做,咨询师的容器越大,自我修炼的越完善、越稳定,咨询效果往往很好。)
8.所有派别都强调倾听与共情。你是否听懂来访者在说什么,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9.焦点解决最重要的倾听是听来访者的目标、资源、微小的改变和进展。
10.倾听的过程不仅只有技巧,还有专注、用心、愿意听对方说的样子(态度)。就如许老师课堂上的示范:双手拖住下吧,眼睛注视着对方,神情专注又投入,好奇且给人以欣赏、好想要听的样子,这种态度来访者收到的信息就是“好在乎我、真把我当回事!”倾听即疗愈,或许起作用的就是咨询师的态度。
怎么听?开放不预设的听
听什么?听:对当事人有影响的人、事、物;当事人在乎的、想要的;努力听当事人未说出的特定角度(正向的);有能量有意义的部分;当事人希望咨询师听到他说什么,对他是有帮助人;正向信息;成功的例外和优势。
心理治疗最有效的要素是:当事人觉得咨询师在专心倾听着他,并尝试着理解他。
11.问题的描述转希望想要的什么即目标。焦点解决讨论目标多于例外。不要替来访者做选择或推着他往前走。咨询师以中立的态度提问、澄清、厘清来访者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咨询会谈中,要深入一个主题详细探讨。焦点解决的色彩是非要与咨询师谈的,不要这个,那么你想要的是什么?(负转正)
12.来访者的目标若讲不出来,可以试试奇迹愿景,然后从理想的场景中探讨有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部分,拉回现实。
13.没有主动的朋友,有没有被动的“朋友”,如随机分组到一起,组内没有人嫌弃。
14.完美一天的练习。通过练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理想中的完美一天,其实是在检视当前不太完美的限制。完美真的离我很遥远吗?答案是否定的,暂时受限/受困的只是取舍不同罢了,通过梳理,更能清晰地看到当下的需要与未来连接的“桥”在哪里。
15.焦点解决会谈阶段
1)正向开场
简短社交开场;
保密与保密例外的规定(知情);
好奇地尝试想要了解当事人并建立初步关系:从了解到的信息中找到合宜肯定当事人的优点或专长之处;运用关系问句询问当事人,其他重要他人对他平时的欣赏与肯定。
用成果问句来了解当事人目前来谈的目的或最大期待。(成果问句要多问几次,尤其是当事人不知道时,可以变换句式如假设问句、关系问句,促发当事人思考、厘清自己来咨询室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希望咨询师可以帮助的是什么等。)
2)问题简述
咨询师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诠释以及问题对当事人的影响等个人与问题之间的互动,这这个过程中不断累积对当事人各方面的认识。
WHY NOW 与现在来谈问题相关的重要的背景信息,改变何以是一个困难/问题
积极倾听:选择能表示理解支持当事人想法与痛苦的合适语言,来回应之;不花过多时间探究问题根源!家庭历史或强化负向情绪的表露。
3)建立良好构成的目标
以当事人告知他想要发生的改变为依据,当事人最在乎的目标常是最具有改变动力的目标【】
多个问题时,请当事人按照紧急性、重要性、影响力或意愿度打分排序;
引导当事人澄清来谈问题解决时,期待什么样的美好愿景发生,逐步检索出可以立即执行的目标;
“奇迹问句”与“假设问句”运用,多停留在当事人期待改变的重要理由处、改变后的具体情况探讨,最后用评量问句找出一小目标行动。
4)探讨例外
例外问句用来询问当事人何时情况没发生,发生时比较不严重的时刻,何时较能应对困境等,积极探讨当事人过去相关的小小成功经验、资源、优势和力量。
与目标有关的例外优先讨论,也最容易成为建构解决之道的素材;最近的与目标有关的例外优先讨论;当事人面对问题情境自发的应对策略值得探讨。
5)暂停与回馈
目的:鼓励当时在结束时清楚获得该次会谈总结,在咨询外更能触发自身行为的改变;
赞美:对当事人整体的肯定特别强调与目标达成有关的优势力量;
桥梁:赞美和提议之间的有意义连接性讯息,让当事人认可提议是有意义和重要的。
提议:鼓励当事人尝试的一个行动:当事人继续多做,在会谈中出现的例外;开始朝着所欲未来愿景前进一小步;仔细观察例外的发生;尝试做些不同的事情。
6)后续会谈
由于SFBT相信,每个人每次的会谈都是独特的,会谈难以有特定的固定的步骤。会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