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拆页:基于身份的习惯(P020~P021)
2.0 图书
《掌控习惯》詹姆斯·克利尔
2.1 R原文
我们犯的第一个错误,是选错了我们试图改变的事情。为了更好地理解我的意思,你可以考虑把变化发生的进程分为三层,就像洋葱一样。
图3:行为转变有三层——结果的变化、流程的变化或身份的变化
第一层是改变你的结果。这个层次事关改变你的结果:减肥、出版书籍、赢得冠军。你设定的大多数目标都与这个层次的变化相关。
第二层是改变你的过程。这一层次涉及改变你的习惯和体系:定时去健身房锻炼、定期整理你的办公桌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按时练习冥想。你养成的大多数习惯都与这一层次有关。
第三也是最深入的层次是改变你的身份。这个层次是有关改变你的信仰:你的世界观、你的自我形象,以及你对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判断。你持有的大多数信念、假设和偏见都与这个层次相关。
结果意味着你得到了什么,过程意味着你做什么,身份则关系到你的信仰。当谈到涉及培养持久习惯,以及创设改进1%的体系时,问题不在于这层比那层“更好”或“更差”。所有层级的变化都各有用处。关键问题是改变的方向。
许多人开始改变他们的习惯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上。这会导致我们养成基于最终结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借助于这种方式,我们的着眼点是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图4 :对于基于结果的习惯,重点是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对于基于身份的习惯,重点是你想成为谁
想象一下两个人拒绝吸引的情形。当有人让烟时,甲说:“不用了,谢谢。我正在戒烟。”这听起来像一个合理的回应,但它暗含的意思是,这个人仍然相信自己是吸烟者,只是正努力让自己有所不同。他们希望只要自己心存同样的信念,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转变。
乙则一口回绝:“不,谢谢。我不抽烟了。”这个回应稍有不同,但它表明了这个人身份的转变。吸烟只是他们过去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不再自认为是烟民。
大多数人在着手自我提高时甚至不考虑改变身份。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我想变瘦(结果),如果我坚持这种饮食习惯,我就会变瘦(过程)。”他们设定目标并决定他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根本不考虑激励他们行动的信念。他们从不改变看待自己的方式,也不知道他们的旧身份会破坏新的变革计划。
2.2 I便签:拆书家讲解引导
1、行为改变的三个层次
你想养成什么习惯?想戒掉什么习惯?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同时,习惯和身份可以相互塑造。《掌控习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行为习惯,故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一个行为,或者一系列行为,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层次的改变。
(1)结果:改变结果,比如减肥、发表文章、保持整洁、精力焕发。很多情况下,我们设定的目标就与这个层次的变化有关。
(2)过程:涉及到改变习惯和体系:定时复盘,按时吃饭,每天阅读。养成的习惯大多数与这个层次有关。
(3)身份:行为带来的最深入的改变层次是身份。与我们的信仰有关,比如世界观、自我形象等。我们持有的信念、假设和偏见都与这个层次相关。
也就是说,结果意味着你得到了什么,过程意味着你做什么,身份则关系到你的信仰。
2、基于身份的习惯
书中提到,“当我们养成习惯时,注意力放在结果上,就养成基于结果的习惯;注意力放在身份上,就养成基于身份的习惯。”
举例:以下哪个习惯是基于结果/身份的习惯?
A、我每天背10个单词,通过GRE考试。(基于结果)
B、我坚持隔天打电话问候爸妈,关心身体状况。(基于结果)
C、我是一名环保人士,夏天少开空调,降低能源消耗。(基于身份)
那如何设计一个基于身份的习惯呢?
(1)确定身份:在我想改变的方向上,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设计过程:列举出能体现身份的所有行为,挑选出自己有能力、愿意做的事情,开始行动。
(3)记录结果:无论好坏,都要记录下来。通过分析结果与身份的差异,来调整自己的行动。
比如,我要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可以通过捐赠钱物、提供咨询、义务讲课、提供服务等方式,那么对应的结果可能是别人对我的称赞、信任,也可能会有其他的结果。
当我们内心中有了养成基于身份的习惯的理念时,考虑问题内心就充满了动力,因为我们进行习惯调整的方向,是希望我们的身份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坚持这个习惯,就是要不断地强调这个身份,从而撕掉以前的标签。
这样,微小的习惯能够为我们的新身份提供证据,让我们先确定自己要成为哪种人,再用一个一个的小胜利来证明我们自己,从而用这个身份标签养成一种习惯。
3、金句摘抄
作者在书中有几句话,我在这里摘录出来,发给大家共勉。
你每次写下一页时,你就是作家。
你每次练习小提琴时,你就是音乐家。
你每次开始训练时,你就是运动员。
你每次鼓励你的员工时,你就是领导者。
2.3 A便签: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大家列出最近养成或想养成的行为习惯,可以是早起、写作、阅读等任何习惯。识别出这些习惯分别是基于结果还是基于身份的习惯,并参考I便签的How部分来写出A1和A2便签。
2.3.1 A1便签:激活经验、面向过去
回想在最近半年,你养成了的习惯,或者想要养成但虽有行动但没坚持的习惯,一一列举出来,识别出这些习惯分别是基于结果还是基于身份的习惯。
请从中选择一个对你影响最大的习惯,写下当时的场景,并分析这个习惯对你在结果、过程、身份等方面的改变分别是什么。
【A1便签作业】
[列举与识别]
早起(没坚持):主要为了形成良好作息习惯。是基于结果的习惯。
敷面膜(坚持):希望自己加入“皮肤看不出年龄”的行列。是基于身份的习惯。
查邮件(没坚持):怕错过重要的通知。是基于结果的习惯。
[经历]
说来,坚持最好的敷面膜,这件小事,对我这半年的影响反而最大。不怕笑话,我曾经这许多年对皮肤都很好地保持了一种极度的漠视状态,对“重在内涵”倒是深信不疑。就在半年前,一个又会化妆皮肤又好,又同样才气惊人的姑娘出现在我身边,我当时就有种梦中惊坐起的感觉。于是下狠心改变自己,就从坚持每天敷面膜开始。最初养成习惯时,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画面:洗漱时对着镜子,脑海就不由闪现“皮肤好差皮肤好差……”,接下来几乎迫不及待地完成洗漱并拿起面膜,涂涂涂揉揉揉……一不小心,就是半年。
[分析]
果然,基于身份的习惯坚持地最好。当然,它在三个层次上,多多少少对自己均有所改变。
1.结果:坚持敷面膜半年后,皮肤状态多少有所改善。
2.过程:敷面膜习惯的养成,激发了自己对自我保养的重视,诸如关注痘痘和防晒等行为也发生了改变。
3.身份:虽然半年时间该习惯尚未令我进入“皮肤看不出年龄”程度,但我也逐渐变成一个爱美、爱健康的人。
2.3.2 A2便签:规划应用,指向未来
请思考最近你想要养成的一个习惯,从身份、过程、结果三个方面来为自己设计出这个习惯来。请写下你的具体行动计划。
【提示】推荐写一个与W1D1作业不同的习惯或行为。
【A2便签作业】
[习惯设计]
(身份)我想要未来是一个“皮肤看不出年龄”的人。
(过程)我认为要做到这样人,除了敷面膜,还要做到以下:
(1)不熬夜,避免皮肤加速衰老;
(2)多喝水,补水是滋润皮肤的基础;
(3)积极护肤,除了敷面膜,还应定期深度清洁,勤于防晒等;
(4)护肤品自然用越适合越无害的最好。
(结果)
鉴于第四点受制于经济的水平,有较大客观因素影响,暂不是可以完全做到的一点。第三点为跨度较长的习惯的养成。目前可控性和实现度最高的两点:
不熬夜、多喝水,定为本次习惯养成的目标。
[目标]
以一个月(3月)为限,养成不熬夜、多喝水的习惯。
[行动计划]
1.不熬夜。每天晚上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不超过十一点半。
2.多喝水。每天喝4杯水,时间分别为早晨刚起床、上午十一点、下午工作时间段、晚上睡前两小时。
3.每天早上起床后记录一次前一天的执行结果,每周进行行动自查和效果对比,一个月后方可对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因喝水对皮肤的益处需要长期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