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与妈妈的对话
我:“妈妈,这个苦瓜好苦啊!”
妈妈:“苦什么苦!那是农民的辛苦!”
我:“妈妈,好热啊,开会空调嘛。”
妈妈:“热什么热,交警在街上执勤,他们喊热了吗?”
父母经常不自觉会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孩子的感受,也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是从社会经验和成长经历来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合适的教育方式,却让很多家庭陷入了焦虑。
前两天我和四川美术学院的刘老师在交流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时,他的观点让我记忆犹新,他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看法也许可以给很多家长一些启发。
刘老师:现在好不等于未来好,孩子一直在成长、变化。很多情况下,让他自由地去感受、去认识、去体会,这就是我和妻子的态度。
牛牛是刘老师的儿子,很小就跟着父母一起旅游,父母本是希望牛牛在玩耍的同时,也能多接触不一样的世界,没想到牛牛在旅行中渐渐发生了变化。
“我们在去广州旅行的时候,他会帮我看导航,自己会带望远镜,还会帮我报车号......他喜欢某个东西,我们会鼓励他去跟当地的商贩对话,谈价钱,让他自己去认知和判断、思维自由发展。”刘老师说。
刘老师: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去帮他屏蔽不好的东西,不是完全避开,只是要考虑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去帮助他,主要还是他自己思考怎么去面对这些问题。
了解到刘老师对牛牛的教育方式,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遇事能够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从而应对自如,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孩子的成长价值呢?
浮躁、焦虑导致恶性循环
现在社会的浮躁气息,让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陷入攀比、焦虑的迷途中。
其他小孩报读了很多特色班,我们家的孩子可千万不能落后,不管孩子是否真正喜欢,也要强迫孩子去上课。
家长经常拿别人家的小孩与孩子进行比较,夸赞其他孩子学习成绩好、钢琴绘画样样精通、又听话乖巧,而贬低自己的孩子。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只会变得谨慎敏感。孩子害怕出错受罚,就变得不敢好奇、不敢尝试,只会按照父母的情绪变化去附和应答。
孩子的思维就会被父母紧紧束缚住,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敢于面对问题的勇气。
释怀心态才能看见孩子的成长
家长经常会因为职位、工作、生活的一些烦恼而跟自己过不去,爱钻牛角尖,而孩子们不同!
他们每天说睡就睡,好奇就仔细研究,看见飞机就高兴大叫,看见水就要去踩几脚……孩子用自己特有的身体力行,反倒给了我们很多积极影响。
孩子的成长变化父母始终预防不了,不如让孩子在独立自由的环境下去认识世界,去自我感受。
规划路线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而发生偏差,智能导航都不能避免,何况是身在其中的家长呢。家长们不如更释怀淡然一些,尝试把视角放到与孩子一致,体会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与孩子共同成长。
事无绝对,孩子要敢于质疑
有些事情是必须是有标准化的,但是很多时候却没有唯一的标准,家长何不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想象、探索好奇呢?实际上孩子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和独立的判断能力不是比高分数、奖状来得更有意义吗?
拥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才是孩子的价值
孩子的眼睛始终是长在他的身上,孩子看得到以及遇到的事情,父母都没有办法切身感受,所以不能全用父母的思维方式去处理。为什么不尝试培养孩子的个性思维与自信勇气,让他们凭借自身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去追逐梦想、面对生活、实现价值!
给予孩子自由,也是给予父母自由。孩子不是的工业品,而是艺术品,独一无二的思维能力才是他自身存在的价值。
(文 | 黄冠杰 编辑 | 汤雪)
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