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五十六【黄省曾录】。
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
孔子说我们对待天下所有的人和事没有厚薄亲疏,都要按照“义”去做。黄勉之问先生:“是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这么去做?”
先生说:“固然所有的事情都应该这么去做,但是我们要知道主旨在哪里。这里的主旨便是‘义’,‘义’就是良知,便不再执着,不再生起分别心。”
例如,接受他人的馈赠,不能执着于表面的形式。每一个当下依良知而行,面对不同的情况,发挥良知(义)的妙用,应变无穷。
孔子曾经说过“思无邪”。有人要问:“为什么‘思无邪’可以涵盖《诗经》三百篇的要义?”
先生回答:“‘思无邪’不仅代表《诗经》《六经》,甚至古往今来一切圣贤的言论都可以用一句‘思无邪’来全部概括。”
“思无邪”便是无私欲、致良知、是我们的心之本体,此时便一解彻解。当我们的私欲(念)生起时,一定要即刻格除私欲。
遇到事情即刻着手解决,不为私欲留有余地,时间久了便会提升格局,诚于己、心怀恩悲敬,朝着“思无邪”指引的道路前行。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读屈老师家书,被他的家书感动。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格局决定结局,一部影片观后感触动人心,如果放在“豆瓣”,将会是一篇质量上好的影评。
是的,我们每个人在致良知路上发出的光如同萤火虫的极其微弱,去除蒙蔽在心灵上的灰尘的过程,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感恩屈老师优秀家书的引领,让我从不同层面提升高度和广度。
听郭老师点评,结合原文解读,了解到何谓真功夫:任他威逼利诱,我自岿然不动。面对荣辱,耐心去做,要用忍辱负重的情怀。
听冬梅老师点评,怎样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践行,这才是根本目的。《教条示龙场诸生》涵盖了整个阳明心学的思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教会我们真正在生活、工作中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