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研社课例研讨罗琳琳《My Favourite Subject》 SectionA有感

       

    2025.3.29我们英语网研社的小伙伴在网上针对罗琳琳老师的一节课进行了网络研讨,本次研讨课例选自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My Favourite  Subject》 SectionA 1a-1d。通过两个小时的研讨,我们对于本节课了解的更加通透,这对于以后我自己听说课的设计也才带来了帮助。

      本次研讨首先由来自新乡县小冀镇许庄中学贾路华老师来进行了语篇分析,贾老师从单元分析、课程六要素、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单元分析方面是从单元结构、单元整体设计和单元主题内容三个方面分析。课程六要素包括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方面。贾老师对于教材分析是从本节课教材的每一部分从语篇形式和设计意图,以及最后的三层结构图进行了解读。这套人教新教版将学习内容结构化,教学活动以“任务链”形式来设计,改变了以往课堂“碎片化”教学。贾老师对文本解读得特别到位、干净利索,让人一下来就很清楚地了解到本节课信息。我还了解到一些新的专有词汇,例如:视觉语篇、半结构化场景对话等。

      接着,来自新乡县古固寨中学的李雪老师对教学流程进行了分析。她从整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课例展示和课件进行了分享。课例展示部分李老师把本节课按照听前、听中、听后三个层次,又把这三个部分与课程上每个层次所设计的活动进行了分析。最后,她又对本节课罗老师的课件带我们串了一遍。李老师分享内容与思路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第三部分由我进行了评课,说实话,压力挺大。因为上个月是梁老师、杨老师和莎莎老师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他们分析得特别到位。为了不拉后腿,我认真看了好几遍课例,第一遍通看,第二看精看,边看边记录与思考,有时候还会暂停。最后,有时间了再思考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是否合理,模糊的地方再次看课例。其实,这周前几天才确定了最终的评课内容。整体来看,这是一堂很实用、有效的听说课。这节课没有太多花样,非常实在,知识夯实得很扎实的一节课。我从教学亮点、细部观察和困惑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教学亮点部分我从教师、活动、目标、环节、文本、教学评、育人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于这部分,教师的感染力尤其是面部表情和激励学生最值得我去学习。细部观察我从教学主线、分组与加分、提问、严谨性和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去避免的一些问题。

    在最后的研讨环节,我也有所收获。首先,梁老师说“教材是最好的利用资源”。杨晓钰教授也曾说过“教材本来就是最好的语境”,确实如此,对于现在的新教材,里面的设计还是特别不错的。我们应该充分研读和利用教材。在自己设计课程中,如果教材本来设计得就很棒的话,没必要故意找个与众不同的,甚至带学生再绕个圈去学习。其次,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保持语言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不能硬生生把一些内容隔裂开。三、不要为了创造情境去创造,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我们应该审清我们需要什么。教师首先要清楚,我们本节课要带学生到达哪里,要去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不但教师知道学生也应该知道,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很重要的。如果是孩子能知道在上课前我最后要干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去监控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最后基于目标进行反思。上课前教师知道干什么,学生知道干什么,教师和学生就会达成一个合力,进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本次研讨的收获与反思,期待下次的研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