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我们必须让孩子做好准备,不能让运气或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Prepared——What Kids Need for a Fulfilled Life),[美]黛安娜•塔文纳著(Diana Tavenner),和渊 屠锋锋译。
第三部分 怎样才算做好了准备
自萨米特建校起,我每天都会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我是否想要在萨米特这样一所学校里上学?
•我是否想要在这样一种学校里教书?
•我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萨米特上学?
良好的习惯、求知欲、通用的技能和对未来的规划这四点,对于孩子们未来是否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且能被衡量的标准。它们是我们在GPS中设置的“目的地”。这也让我们能够判断,孩子们是否为进入成年人的社会、大学毕业,并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做好了真正的准备。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地。
第八章 成功的习惯:十六个学习模块
我们必须把培养孩子成功的习惯,和注重他们的学业成绩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
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到答案。我们必须把培养孩子成功的习惯,和注重他们的学业成绩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
十六个学习模块
我们借鉴了布鲁克•斯坦福-布里扎德博士(Brooke Stafford-Brizard)为儿童的专业点项目(Turnaround for Children)开发的“学习模块”的概念框架,这个框架参考了几十年来教育和学习科学的研究精华,列出了十六个具体的技能,每一个技能都有助于学生在学校和未来的人生中取得成功,而且这些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并不断提高的。这十六个技能逐层递进,学生要先习得较为基础的技能,然后再去尝试掌握更加复杂的技能。学习模块是我们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因为它将大量的概念和信息归纳总结成一张简单的图表,让人一目了然。
假设我们生存的一个理想的社会,整个金字塔结构的基底层所囊括的对他人的信任、对压力的管理以及对自我的调节,这些人格方面的健全发展其实从幼年早期就开始了。当我们把基础打好之后,孩子们逐渐开始为上学做准备: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同他人进行交往,产生共情,并且具备较强的执行力,例如懂得做计划和制定目标。这之后,孩子们开始不断加深对自我和学校的认知与理解,建立成长型思维和实现自我效能感,找到归属感,能够理解学校设立的目的所在。学习模块的倒数第二层注重的是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到达这一阶段之后,孩子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具备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应对一些挑战(学术韧性)。随着前四层要素的不断积累,我们终于来到了学习模块的最顶层,也就是自主性、好奇心和目标感。无论是在学校、在家里,还是在社区交往中,在不同的场合下能够灵活展现出这三种顶层特质的孩子无疑已经为步入成年人的社会做好了准备。
众多研究已经证实,这十六种特质与成功密不可分,在人的一生中无数次需要用到,它们具有强大的力量,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上都适用。
成长型思维性这个特质,即相信一个人的才能是可以锻炼提高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对每一小时、每一天、每一周甚至是每一学期的反思正是在强化成长型思维这个习惯。诚然,不是每一位学生在开始训练自主学习时都已经具备了上述技能,但经过不断地反馈、训练和反思,他们终将掌握这一切。
到了学习模块的最顶端,学生可以利用养成的这些习惯在不同场合独立进行实践——不单单是在学校里。试想一下,学生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家里经过无数次这样的训练: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进行成果展示和反思(自主学习的一个完整循环),他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给孩子赋能
作为教育者,我们一直在迫使自己把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而真正需要学习的东西和过程定义的更清楚。唯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才能切实地赋能于孩子,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所在。
做作业的必要性
令我感伤的是,我能找到的最合理的解释是:因为优秀的老师都会布置作业,而优秀的学生都会完成作业,父母认为完成作业就代表孩子确实学到了东西。或者说嗯大家都这么认为。
我并不是要家长完全放弃给孩子布置一些必须要完成的、有明确要求的任务,我只是想要提醒大家,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好好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孩子学会什么东西?
基础要牢
想要获得成功应具备哪些良好的习惯?
我们想要的,或者说大部分家长想要的,无疑是孩子在成年后能够具备所有的良好习惯,取得成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坚信,学习模块最顶端的三项特质正是那个目的地,而为了到达目的地,你一定要把下面几层的基础打得非常牢固。如果哪一天,雷特在面对不同的场合时,无须他人指点,能够适应自己的好奇心,有目的、有意识地自己去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那么我就会非常肯定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