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在语言文字中》(下)
改变作文教学的“三无”状态。作文教学目前存在“三无”状态,即。教师教作文无法;学生学作文无奈;教学的结果是无效。
怎么改变这种状况?
贾志敏老师认为:在操作时先教会他们如何表达,然后指导孩子在生活中寻觅作文的材料。因为目前学生写作文碰到两个问题:一是没有东西写;二、有了东西也不知道怎样去写。
贾老师是这样训练学生的表达的:
1.抄写。抄句子,抄段落,抄课文等。要求字写工整,格式规范,标点符号加在指定的位置。
2.听写。听写句子、听写段落、听写一篇文章等。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组织教学。学生基础不太好的,则读一句,让学生听一句,写一句。反之,则可以把一段话、一篇文章仅读一两遍,即让学生记住并写下来。
3.视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然后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看到的文字写下来。
4.扩写、缩写、改写、仿写。向学生提供一个素材(可以利用让他们听写、视写的材料)组织学生扩写、缩写、改写、仿写等。
5.读后修改,誊清作文。
作文是写出来的,然而,好作文却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作文怎样修改呢?
第一,文章写好以后要多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要设法使其通顺;意思没有表达清楚的要补充内容,尽量讲得明白些。
第二,修改以后还可以读给别人听听,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见。修改作文没有诀窍,却需要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千金难买回头看”作业——不管是什么作业——完成以后,必须反复检查,不断修正。修正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这要养成习惯,一旦养成了好习惯,我们必将终身受益。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从小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在身边准备一个笔记本,作为“作文材料仓库”。凡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的事,都可以储藏在这一个“作文材料仓库”里去。
教师在“作文后”多下一点功夫:
1.面批,让学生坐在自己身边,批改给他看。
2.集体批,选择一两篇比较典型的作文,当堂批改。
3.学生互批互评,将学生分成小组,请小组成员集体讨论评改。
4.结对子批改。让学生自由组合,去熟悉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互相批改。
5.上好讲评课。教师在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分析。表扬好的,鼓励差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6.誊清作文。学生作文经修改后,发还给他们后,再让他们重新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