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忆往昔

(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昨天下班回家,一进门,女儿拿了件小礼物,微笑地递过来说:“爸,生日快乐”。哦!今天是我的生日,农历十二月十四,谢谢女儿的礼物。

日常生活中,由于我是个没有仪式感的人,通常也不会过生日,不太在意各种纪念日,自然也没注意今天是我的生日。生活里少了许多乐趣,少了许多聚餐的借口,如果一旦成为无趣的人,在家常常被奚落,在外也不受待见。

其实,我也不是不过生日,记得小的时候,每次一到生日那天,母亲会煮两个荷包蛋,早饭时候会说,今天过生日了,吃完荷包蛋又长一岁。我吃完那两个荷包蛋,心里美滋滋的,背着书包去上学,到学校见到我同桌,我就给她说,今天我过生日了。同桌那位女同学就会问一下,你妈给你煮荷包蛋吃了吗?这里说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一张课桌两个人,一男一女同学,不知道现在学校是什么情况。那时候的记忆里,过生日吃两个荷包蛋就是一种仪式。

后来读中学时,住校不回家,一周回家一次,很少提及生日,过不过生日没人管,更不会吃什么生日蛋糕,蛋糕什么样,见都没见过,那首“哈皮六十袋涂油”,听都没听过。离开家乡很多年,就没有再过生日,也是因为一人在外,没有人会问起,本人也不好张罗。每次一到生日那天,母亲会在电话那头提醒,今天是你的生日,很久没回来了,有空回家一趟哈,在外注意多身体。那时心里会有些酸楚,或许那就是想家的意义。

  我的老家在长江边,那里水网交错,门前屋后都是小河、鱼塘,田野里沟河纵横,河水清澈见底,水底水草摇曳,随处可见各种淡水鱼鲜。那时的生活条件差,温饱都勉强。吃着自家稻谷碾的大米,自家菜园种的青菜,自己家里散养鸡鸭鹅,还有一年一只家猪,幸好还有鱼塘里鲢鱼、鲲子、鲫鱼……这些味道鲜美的鱼抚慰了枯燥的肠胃,也让生活多了几分滋润、甘甜。

抓鱼最好的季节在夏天雨季,天将大雨,河水猛涨,沟河水满,鱼儿随水流,四处流淌。我们放学后,光着脚卷起裤腿,穿梭于田野河埂上,到处都是鲫鱼、泥鳅、黄鳝等,随手都可以抓到,那时候鱼儿特别多。还有就是在河沟河渠里逮鱼,把小河沟两头一堵,用盆把沟里存水往外舀,直到河沟见底,伸手可以捡到鱼。少年时,那点微弱的收获,也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让我们快乐地度过美好的童年。

2

我们儿时都是从外公那里,学会很多抓鱼、钓鱼、网鱼、逮鱼的本领,也能辨别各种鱼类,学到许多野外生存的本领,以及怎么煎鱼、煮鱼、吃鱼等,同时也学会了拥抱大自然能力。

我的外公是渔民,世代以打鱼为业,和其他渔民一样,居无定所飘在江河湖之上。解放前后,一直在长江上以捕鱼为生,每天摇一艘小木船,飘摇在滚滚江水之上,在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饱受生活的艰难与困苦,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过着窘迫的生活。

解放后,外公和其他渔民一样,家里分得土地,全都搬到岸上居家生活,勤劳的渔民们,就地取材搭建房屋,定居江埂边岸上,聚落在一起成渔民村。外公一大家终于有个自己的家,实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偶尔,渔民们会随季候变化,到长江里划船捕鱼,贴补家用,生活也逐渐好起来。

外公一家五口人,三个女儿,母亲排行老大,每天外公外婆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去江上湖里去打鱼,母亲在岸上带着两个妹妹。后来他们三姊妹相继出嫁,在外婆去世以后,外公跟随母亲来我们家里定居,我们从小都是外公带大的,家里的日常生活起居大多有外公招呼。

父母亲都是读过书认识字的人,在那个年代,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也都是那种只顾工作少顾家的人,生活工作两不误,在家时间少。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是在外公悉心照顾下,一个一个长大成人。那时候,外公一边耕地种田家里人口多,物质生活比较艰难。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生了一场大病,外公看着面黄肌瘦的我,时常会留下眼泪,生怕我会有个闪失。经常会变花样做点吃的,我最喜欢外公做的鱼冻。

那时候,我们那里许多人家都将没有吃完的鱼肉鱼汤,经过一夜的低温冷却后,里面有鱼肉,有凝结成冻的鲜鱼汤,这就是鱼冻。也有人家有意把鱼烧好后,放在外面过夜冷却,第二天早上就成鱼冻。现在也有人家将剩下的鱼放到冰箱里,拿出来的时候也会结冻,但是这样结的鱼冻没有自然冻成的好吃。

现在吃的鱼冻、肉冻、皮冻都是很平常,一般人吃的不多,每每去饭店吃饭能点上一盘,只是味道不太一样,虽然做得更精细更多作料,再也没有那时候的味道了,或许是吃饭的地点场景、年代时间不同吧。

也是前几年的某个偶然,我在一次餐桌碰到了鱼冻子。那该是一家较大的饭店,端上来的鱼冻子,是用较深的碟子盛的。色泽看起来不错,我索性舀了一块,可吃到嘴里却全没有曾经的味道了,这不免突然间让我有些失落。

3.

在农村生活热火朝天的年代,春节是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传统节日,过腊月初八后,开始张罗春节准备工作,要杀年猪、杀鸡宰鸭、炸肉丸鱼丸、扫房、祭灶、做美食、写春联、贴窗花、办年货等等。每天都会有不同美食、不同的习俗,腊月二十三祭灶节,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供祖先,大年三十除夕守岁,还会准备一桌好菜,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

当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我的记忆里到了腊月廿五那天,村前两个池塘提前一天开始抽水,第二天一大早开始抓鱼,村里男女老少一早就聚在大塘边,池塘四周围满人,大家都在期盼鱼获多多。此时,鱼塘被接连抽了几天几夜的水,只等最后收网。村干部和几个体力好的穿着连背心的皮裤子下了水,从东南西北不同的方位,用渔网、鱼叉、鱼网兜捞鱼,大片塘底很快露出水面,于是,水下的鱼,淤泥下的蚌都被捞上河岸,装筐抬到岸边,依次摆放待分配。

排队等分鱼最开心,分鱼按人头,鱼抓好后,会计会把鱼按大小等次进行搭配,按村里家庭数量搭好组合,有时为了搭匀,须把大鱼剖成两半,再按照村里家庭数量分成数堆,在每一堆鱼的旁边,用树枝或石灰写字编上序号,相同人口的家庭以抓阄决定,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开始抓阄分鱼。   

在分鱼现场不时响起一惊一乍的欢呼声,大家都会分到各自一堆鱼,我们家人口多,分到满满一水桶鱼,主要以白鲢花鲢为主,有时分到一两条大头鲢(花鲢),也就是大家说胖头鱼,鱼头大身体小,骨多肉少,不太受大家欢迎。

    各家分到鱼后,大家就在小溪边进行剖洗,有的人回家清洗,虽然寒风冷凛,手指也被冻僵,但都有说有笑,心里充满着喜悦。把清洗干净的鱼用水桶担回家,一部分煮煮现吃,一部分腌成咸鱼,制成鱼干,在太阳底下晒干,带有太阳味鱼干,放在陶罐或坛子里储存,慢慢吃到来年春天。

4

春节年夜饭,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要烧一条大鱼,那盆鱼从大年三十晚上隆重登场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被不停地端上桌,然后再被原封不动地端下桌。直到过完年,那条鱼才被母亲准许我们大快朵颐。那时,几乎所有的母亲在烧鱼的时候都会在锅里多放一瓢水,这样,多出来的鱼汤冻成鱼冻也可以给孩子们解解馋了。

后来,村里的鱼塘每年投放些鱼苗,到年关时候,会清塘抓鱼,每家每户春节都能分到很多鱼,也够过年吃的了。村里分割每家的年鱼,非常新鲜可口。

从鱼塘分回家的年鱼,会留一条大鱼作为年余,我们家会把大鱼剁成块,做一顿鲜美的烧鱼块,一些稍小一点的鱼,就烧了做成鱼冻。那时没有冰箱,鱼冻是只有在寒风劲吹的冬季才能吃到的美味。气温够低,盘子里的鱼冻得结结实实;鱼汤果冻般晶莹剔透。好看又好吃,还不易变质变味。

寒冷气候下形成的“鱼冻”,饱含胶原蛋白,富有弹性,晶莹透亮,质感玉润,像果冻,用筷子挖出一小块佐餐,放入嘴中,软嫩爽口,入口即化,令人回味无穷,这是或许是大自然最鲜美的馈赠。现在很多人不吃隔夜菜,但在那个年代,隔夜了才能成形的“鱼冻”美味。

制作鱼冻的过程,我们都会全程参与,鱼煮好后都会给我们小孩子先尝尝,解解馋。清塘分回来的大鱼,妈妈拿回来会清洗干净,从桶里涝出鱼扔在地上肔(chi)鱼,先用菜刀刮掉鱼鳞片,清除干净鱼鳞,用力把鳃抠出来,娴熟地开膛破肚,边取出鱼内脏肠子,边指着一个鱼胆对我们说:“这个是苦鱼胆,千万不能弄破,要不一条鱼煮出来都是苦的,坏了一锅鱼”。又在鱼身上斜着轻轻划上两刀,洗干净后,便把鱼用盐腌起来,这样就可以下锅了。

烧鱼之前,先要把锅烧热,等铁锅烧干,倒了些菜油,等油慢慢热起来时,锅铲把油向四周一荡,接着撒上姜丝、大蒜和葱花等,此时香味四溢。将鱼逐条放入大锅中,放鱼入锅的时候,会“滋”的一声,一团团白雾弥漫整个锅台。当鱼煎至金黄后,倒入清水,将盐、酱油、料酒、香醋等调料一起倒入锅中,盖锅大火焖煮一会儿,再改文火煨煮,直至鱼汤熬至浓稠。

年鱼煮好后,把鱼盛到盘子里,接下来撒上葱花,一盘香喷喷的美味红烧鱼是当日的美味佳肴,剩下就等这鱼汤可以做成鱼冻。放一晚上,鱼汤变鱼冻,那晶莹剔透的鱼冻,用筷子轻轻一拨,它调皮地微微颤动后又恢复了原样!这时,妈妈拿来醋瓶,用筷子划开鱼冻。我搛取一块蘸过醋的亮晃晃的鱼冻放入嘴中,鲜嫩嫩、滑溜溜、凉爽爽的感觉遍及舌尖齿间,酸溜溜的醋香包裹着美滋滋的鱼冻在嘴里缓慢滑行,细品之时,这如膏似脂的鱼冻,便化为浓浓的汤汁,鲜、香、咸、凉瞬即填满口腔,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5

腊月二十七,每到这一天赶年集,也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平时大家各自忙各自的,腊月里,庄家该收的收到家了,该种的都种上了,人们都到了修生养息的时候,为来年上生产劳动储备力量。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穿戴整整齐齐,呼朋唤友提着布袋逛集市,采购节日用品、必需品,还可以和路遇熟人拉拉家常,同时置办好个家的年货。

集市上的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什么烟酒糖茶、衣帽鞋袜,用的、吃的、喝的管够。我们那个集市,三六九集市,每逢初三、初六、初九就是人赶集日,街上人特别多。我们小镇街道有四条,东街是菜市,主要买菜的,各种蔬菜都有;南街是鱼市,主要卖鱼虾蟹之类;西市卖猪肉牛羊肉的,也有鸡鸭鹅交易;北市卖日用品,鞭炮对联生活用品。还有一个商店专门卖各种衣服各色布匹之类,新年做衣服都扯几尺布,裁缝量体制衣,量身定做。过年穿新衣新鞋,给新年一种仪式感的体现。

赶集的时候,我们会拿着妈妈给的几角钱,跑到市场十字路口,那里有一家新华书店,我会买上两本小人书,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剩下一角钱,还可以买两个油条或水煎包,或买些糕点之类,够我们解解馋、尝尝鲜,平时没钱吃,过年了可以大大方方地吃一顿。

我们卖回来的小人书,到学校可以和其他同学换着看,这家小人书有一二集,你家有三四集,另外一同学家有五六集,大家可以相互出借着看,书的利用率比较高,人停书不停,从这个同学转到那个同学手里,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我们都能看完全部几十集的小人书故事。也是那个年代,大家互相包容理解,彼此距离很近心也相近,没有隔阂没有对立,更没有敌视状态,彼此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共同成就各自梦想。

大人们会给孩子们准备新衣服新鞋子,每个人过年的时候,从头到脚都穿新,预示新年新气象。我的身上还穿着裁缝店师傅做的花褂子,我的脚上还穿着母亲一针一线纳的黑色灯芯绒布棉鞋。我每天还要走好几里的路,跨过好几条泥泞的田埂去上学。

那时我家吃的菜都是母亲种的,每个季节都能吃到应季最新鲜的蔬菜。勤快的母亲在大院的空地上开辟出一块一块的菜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放学回到家,看到锅台上放着几盘炒蔬菜,我的心空会一下子由明朗转为暗淡。我一边抱怨着:“怎么又吃蔬菜。”一边扒拉几口饭菜,就放下碗筷回房去了。

如今,已很少有人吃肉冻、鱼冻之类食物,我也再没吃到那饱含深情的鱼冻了。那些搁浅在时间里的味道,始终流淌着对故乡最纯粹最浓厚的留恋。那留恋是光,是温暖,是希望。星汉迢迢,光阴漫漫。犹记当年,绿水边,青山侧,草舍茅屋,浓汤慢煮清欢味,粗茶淡饭数晨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919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6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316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9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18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4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64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76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2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6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60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70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6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19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65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小就盼着过年。 那一段时间里,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会提着大包小包出现在我跟前,露出一路奔波后疲倦又真挚的笑容。我们...
    sjh0510阅读 209评论 0 0
  • 【1】 热带空气浓稠,再混杂海边特有的咸腥气息,早起的人像置身于新鲜的鱼冻中。梁振海把风扇拧开,扇叶奋力转动,将凝...
    西湘阅读 1,333评论 2 9
  • 2017年5月1日至9月1日,黄渤海正式进入伏季休渔期。休漁期间,千船靠岸,百帆入港,浩淼地大海上只有海...
    诺兰齐阅读 1,348评论 6 1
  • 话说老夏扭身儿回厨房,一边感动,一边端出菜肴。一家人坐定,吃吃喝喝嚷嚷着老夏快打开礼物盒,盒子是精心包装过的,一看...
    如贝衔珠阅读 573评论 15 38
  • 每到年底,心中就会油然生出一种想家的味道。尽管平日里我从不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 但我也会怀念那熟悉温情的年味。纵...
    竹鸿初阅读 2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