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的题目是《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这一部分的核心句是“孩子是我们的老师”。
因为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体验可能性”。
因为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一个孩子对世界的体验究竟是什么。
因为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所以当他们尝试着种种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可以意识到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所以孩子让我们感到我们又年轻了。
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便会让充满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会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因为我爱这个孩子,所以我会仔细审视自己的生活,我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会完成自我教育。
成年人忽视孩子,对他们的话充耳不闻,惊吓、辱骂、虐待他们,否定、抛弃他们,这实在令人悲哀。
最近重复谈到“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好坏由父母决定,如果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在于父母是不是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孩子是我们的老师”。
今年春节票房冠军《哪吒2》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哪怕是“魔丸降生”,也能够拯救他人。
尤其是哪吒的母亲“殷夫人”的形象,从很小的时候,哪吒咬了她一口,她也没有放手,到最后哪吒满身是刺她依然紧紧拥抱,可以看出,导演塑造了一个“无条件的爱”的母亲形象。不是因为你优秀,不是因为你可爱,不是因为你听话,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所以我爱你。我会陪伴你,我会引导你,我会担心你,但我不会指责你,我只会思考我哪里做的不对。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母亲的“无条件”的爱才是让哪吒挣脱束缚,变得强大的原因。
同样的,《哪吒2》中出现一个新的人物形象,敖丙的父亲,对与父亲来说,爱可能就有些沉重,敖丙从小就被寄予厚望,这样的厚望也是沉重的压力,幸好在最后,导演让敖丙的父亲也认识到孩子的路要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走。作为父亲只能够默默祝福。
《哪吒2》之所以“高开疯走”,就在于他几乎满足所有观影人的愿望,做母亲的看到付出,做父亲的看到思考,做子女的看到压力看到爱看到理解。关于政治,关于家庭,关于成长,关于教育等,都在这部电影中有涉及。关键是故事讲的很流畅,没有强上价值,没有把一套自认为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压迫和操纵。
教育要认识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不要给孩子轻易贴标签,魔丸也好,灵珠也罢,首先他们都是孩子。孩子首先需要获得的就是爱,就是包容,就是理解。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甚至让孩子做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