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一定是有人犯错了,但“犯错的那个人一定不是我”,这是很多人在面对不利情况时的一个自动化心态,就是因为这种心态太普遍了,以致于很多人往往会忽略它的危害,但是作者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自我辩护往往是冲突的起源,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错误进行辩护,把错误归结到对方身上,才让冲突不断升级;倘若我们放下自我辩护,愿意承认错误,并进行道歉,冲突就会消除。
精华
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当我们犯错时,我们为什么喜欢自我辩护?
作者认为,自我辩护的原动力在于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它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内心持有两种不一致的、相矛盾的想法、态度或信念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为了缓解这种不愉快、不舒适的境地,我们不得不把相矛盾的东西合理化。
比如,对于经常吸烟的人来说,“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与“每天都抽好几包烟”,这两种想法就是相互对立的。吸烟者明白,每抽一包烟都是对自己身体的一次重大伤害。当这种对立的想法一直盘踞在内心的时候,吸烟者就会产生一种不适感和痛苦感。除非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这是减少失调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现实情况是,有烟瘾的人很难戒烟,所以当他们内心想要停止吸烟,但又控制不住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减轻这种不适感和痛苦感,那就是进行自我辩护。他们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去相信,吸烟在某些方面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比如吸烟能够缓解压力和焦虑、能够帮助他们放松,甚至能够帮助他们减肥。
通常来讲,当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的认可度越高,而呈现出来的事实与我们的认知不相符的时候,我们就越容易产生失调感。
比如,在法庭审判中,总是会出现一些误判的案子。有些法官想到自己让无辜的人白坐了十几年牢,内心就会十分痛苦,为了减少这种痛苦和愧疚,他们往往会以新递交的证据还不够充分而拒绝再次审理、或者把误判的罪责归因到外在条件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认知失调还表现在决策上,很多时候,一个人一旦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么即便他后来发现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他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说服自己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认知失调。
有一部电影叫做《卡萨布兰卡》,在这部电影的结局,由英格丽·宝曼主演的女主角伊尔莎在登上飞机之前,需要在她崇敬的丈夫维克多和曾经挚爱的恋人里克中做出一个选择。那到底选谁好呢?
从短期来讲,这两个男人都是伊尔莎深深爱着的人,所以无论她选择哪一个,她都会觉得不圆满,觉得会留有遗憾。
但如果从自我辩护的角度来看,不管女主角最后选择哪一个男人,在时间的长河里,她都会为自己的选择,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缓解这种遗憾,她会下意识地告诉自己,当初选择的那个男人,就是最好的、最明智的选择。
认知失调,最痛苦的部分在于一个人的内心产生了冲突,而冲突使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受到了威胁,这里所说的“自我概念”主要是指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比如电影《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就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失调,程蝶衣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但偏偏在戏里,他要唱成:“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他每唱一次,错一次,最后被烟斗捅的满嘴是血,充分吸取了教训,才把戏词唱对;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程蝶衣的下半生出现性别认同障碍,他把自己真的当成了女娇娥,当成了戏里的虞姬,最后自刎而死。
对程蝶衣来讲,如果他不每天告诉自己,“我就是女娇娥”,那他就很难在戏台上演好虞姬这个角色,在不断自我说服的过程中,他的认知失调得到缓解,但最终也导致他人戏不分,无法在男人和女人之间正确切换,从而酿成悲剧。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可以分为正向的、积极的和反向的、消极的这两种情况。如果一个人所做出的行为,跟他对自我的负面形象一致,那么它就不会产生认知失调。比如一个小偷在偷别人的东西时,他不会感到认知失调;一个自认为没有魅力的女人,在被男人拒绝的时候,她也不会感到失调。
当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这位没有魅力的女士,在一个酒会上遇到了一个很优秀的男士,这位男士很认真的追求这位女士,这位女士在被追求的过程中感到莫大的快乐,但很快,这种快乐会让这位女士产生认知失调,这位女士会不断的质疑自己, “他看上我什么了,我身上有哪一点好?他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女人,怎么会真心的喜欢我?等他发现我身上有很多缺点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我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女人,然后离我而去”。为了减少这种自我衍生出来的失调感,这位女士很有可能跟这位优秀的男士断绝关系。
可见,我们对认知一致的需求往往非常强烈,一旦发现外界与我们的认知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想方设法来维持内心的秩序。
在第一个重点中,我们知道了,自我辩护的真正原因是为了缓解认知失调的痛苦。认知失调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只要当我们内心持有两种相互冲突的想法、态度或信念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感到紧张焦虑,这就是认知失调的表现。由于我们对一致性有很强烈的要求,所以一旦认知失调出现,我们就会想方设法来维持内心的秩序,自我辩护也由此产生。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二个重点:加强自我辩护的因素有哪些?习惯性地自我辩护有哪些危害?
自我辩护是很多人在面对错误时的一种自动化思维方式,它一旦产生,就容易使人自我蒙蔽,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三个因素会使人加强自我辩护,使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首先是记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的记忆的,但是记忆可以重新建构,也很容易被虚构。
对于记忆的来源,我们有时候不能够判定它是准确无误的。因为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自利性,也就是说,如果记忆是一个裁判,那么记忆一定会偏向于我们这边,而不是真相那一边。
记忆会不断的迎合我们的自我辩解,当产生记忆偏差的时候,为了减少失调感,我们会把对自己不利的记忆去掉,而留下或者编造出自己想要的记忆。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两个室友共同做一个实验,实验者要求他们写下与对方相处的故事,以及对对方的评价。他们有两个选择,要么写一封对对方的控告信,要么写一封对对方的推荐信。实验者发现,其中一个室友在写控告信的时候,信里有很多夸张的不实的词汇,比如虚伪、做作。然后当实验者要求他回忆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会受到信中的内容的影响,他记住了那些跟事实不相符的错误信息,并在阐述这些信息的时候,脸上也相应的流露出对对方的厌恶。
作者认为,记忆能够创造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故事也创造了我们的记忆;记忆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扭曲的。在巨大的认知痛苦下,我们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篡改一些记忆事实,直到修订过的记忆,让我们不再感到认知失调的痛苦。
除了扭曲的记忆,偏见也是加强自我辩护的一个因素。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少偏见,不管是种族偏见、宗教偏见还是性别偏见,都一直存在。偏见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因为人们对偏见的普遍做法是去维持它,而不是去改变它,而且偏见越牢固,人们越难以承认自己的错误,越会为自己坚持的信念进行自我辩护。
比如很多警察对黑人存有种族偏见,在证据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他们就在审讯的过程中,拒绝接受这些黑人犯罪嫌疑人的供词,同时诱导他们并给他们施加各种压力,使得无辜的黑人承认自己有罪;当后续得知自己抓错了人,他们仍然想着怎么找到更多他们犯罪的证据。偏见的坏处就在于,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人们就先入为主判定某些人有罪或者有错;在事情明朗之后,人们仍然坚持己见,对真相拒不承认。
除了扭曲的记忆和偏见,暴力或者攻击性行为也会加强人们的自我辩护。
暴力是一种很有攻击性的行为,不管是对他人进行言语侮辱,还是对他人拳打脚踢,都是一种伤害他人的行为。一旦暴力产生,人们就会对自己的暴力行为作出解释或者辩护。
比如频繁施行家暴的人,总是在施暴之后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告诉自己这个施暴行为是正确的,他所施暴的那个人是罪有应得的。
暴力会引发一个人的自我辩护,而当一个人通过不断的自我辩护来消除认知失调时,他又会开始新的暴力,然后再进行自我辩护,依次循环往复。
从表面上看,自我辩护能够缓解人们的认知失调,能够帮助人们减少痛苦,但是深挖下去,自我辩护一旦开始,就像从山顶冲下的汽车,如果不及时踩住刹车,任由它横冲直撞,就会给人带来很多危害。
比如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党卫军中校阿道夫·艾希曼,在犹太人大屠杀中,他负责把整个欧洲的犹太人送到集中营,所以他也被称为大屠杀的“死刑执行者”。1960年,他被以色列特工抓获,并被押到耶路撒冷受审。在审判席上,他并没有表现出希特勒式的咆哮和怒吼,反而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体面、冷静、有教养的人,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
最让人惊讶的是,他对于他所犯的罪行,不仅没有愧疚感,反而觉得他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艾希曼一直在法庭上信誓旦旦地宣称,他并不仇恨犹太人,把犹太人送到集中营这个举动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在执行上司的命令,在遵守和践行一个军官应做的本分,那就是服从;在军队里,服从就是最高的天职,是值得被称颂的美德。如果执行元首的命令也有错的话,那么发号施令的人更应该承担这个罪责。
艾希曼如此顽强的自我辩护,充分印证了那句名言: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是有责任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完全不假思索的自我辩护,艾希曼将屠杀犹太人变得越来越合理化,渐渐地从一个平庸的人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这个故事还说明了一个现象,叫做“决策的金字塔”。当我们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时候,往往能够辨清是非,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但当我们因为一些错误,开始慢慢从金字塔顶端向下滑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正视错误,反而不断进行自我辩护来忽略这些错误的时候,等我们滑到底端,我们会发现,我们在金字塔底端做出的选择,会和站在金字塔顶端做出的选择截然不同。比如,如果法官问阿道夫·艾希曼,假如没有上级的命令,你会屠杀那几百万犹太人吗?我想他的回答一定是“不会”。
有一句话说“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错误的自我辩护就像一个深渊,你每多望它一次,你就离深渊更近了一步。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陷在自我辩护中的人常常看不到这个“深渊”?这是因为,自我辩护很容易让人产生视野盲点,所谓视野盲点,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让人只看到事情的一小部分,而看不到其他部分。如果我们一直处于这样的视野盲点中,我们就很难认识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我们会朝着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会逐渐远离真相,会越来越难以面对真实的自己。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二个重点,我们知道了,扭曲的记忆、固执的偏见和攻击性行为都会加强人们的自我辩护,一旦自我辩护反复进行,成为人们的习惯性行为,那就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就像心理学上的电击实验一样,人们的决策会不知不觉从金字塔顶端滑向人性的底端,从而造成严重的不利后果。
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三个重点:当我们犯错的时候,如何避开自我辩护的陷阱并及时纠正错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四个方法来预防和消除自我辩护的陷阱。只有当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来对待错误时,我们才不会被错误蒙蔽。
首先,把错误和人的智力、能力、人品区分开来。
我们总是选择自我辩护,而不是选择正视错误和承认错误,是因为在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喜欢把错误和一个人的智商、能力、人品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一旦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人们就很容易去否定这个人。
比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怎么这么蠢,这么明显的骗局都看不出来”,可以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事情做得好,就被夸聪明;事情做不好,就被认为没能力;今天做了好事,被认为是好人;明天做了坏事,就被认为是坏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智商和人品就不是一个定量,而是一个变量。这就是典型的,把人和事混合在一起,而不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所以,很多人都是通过自我辩护来维持自尊,以免让他人发现自己所犯的愚蠢错误,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作者指出,我们难以改变他人的态度,但是我们可以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当错误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愚蠢上,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使是聪明绝顶的爱因斯坦也会犯错。当我们犯错的时候,一定要把人和事分开,错误就只是一个错误而已,它不能代表你的智商、能力和人品,犯了错,我们单独拿错误说事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面对错误时,我们的心理压力会大幅减少,从而愿意直面错误。
其次,要多进行自我反省。
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往往喜欢先把手指向别人,而不是先反省自己。自我反省就像是照镜子,能够照出我们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提到,人的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快思维,也就是直觉思维,它通常是无意识的;一种是慢思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理性思维,它是有意识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我辩护的时候启动的是快思维,快到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而自我反省启动的是慢思维,它能够帮助我们跳出自我蒙蔽的怪圈,通过对事情的全面分析来认清真相。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以及做错的原因,才能在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再次是,承认错误。
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那些自尊心太强、爱面子、以及自卑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承认错误,就意味着损害自己的形象。他们宁愿在错误中越陷越深,也不愿意当面承认“我错了”。
在承认错误这件事上,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德日法西斯发动了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不争的事实。战争结束后,当时的德国前总理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面前下跪,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而日本这个国家到今天,还一直不敢直面这个历史问题。所以德国的这一跪赢得了欧洲和全世界人民的谅解和尊重,而日本仍然被全世界人民嗤之以鼻,正是印证了那句话:“在对待二战问题上,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尚”。
国家和民族是这样,普通人也是一样。一个人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犯了错之后,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错误。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有责任心的表现,更是一种明智的态度,能够承认错误,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最后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在看清自己的缺点和瑕疵之后,仍然愿意敞开胸怀接受它。自我接纳和自我辩护刚好相反,自我辩护不承认错误,而自我接纳勇于接受错误;自我辩护倾向于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掩盖错误,而自我接纳则是放下所有借口,直面错误;自我辩护倾向于逃避现实和推卸责任,而自我接纳是接受现实,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断地自我辩护,表面上是在消除认知失调,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无法接纳犯错的自己,无法直面自己的内心。选择自我接纳,其实就是选择自我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错误,然后做出改变。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我们首先针对人们在犯错时喜欢自我辩解这个行为进行了剖析,知道了自我辩解的原因是认知失调;一旦我们为了缓解认知失调,开启自我辩护这个行为,那么“主观扭曲的记忆”、“顽固的偏见”以及各种“攻击性行为”都可能会加强自我辩解的力度,这样做的害处就在于,它会让我们不断陷入视野盲点,让我们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要避免这个陷阱,可以采用四个方法,那就是将错误与智力、能力和人品区分开来、经常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并学会接纳自我。
好了,以上就是《错不在我》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总是掉进“错不在我”的自我辩护陷阱,那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