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效沟通,就要传达信息,在我们给对方传达信息之前,要先学会听。
但凡拥有听力,也会用同一种语言,都会听,但真听懂对方要表达什么了吗?不见得。
我们听不懂时长产生的情绪,哎,你有话直说不就完了吗?是不是在给我兜圈子?哎,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哎,你在说啥,我咋听不懂。。。诸如此类,要踩沟通刹车了,并没有真正听对方说什么。
怎么听呢?两招尝试。
第一招。区分情绪和事实。
沟通时最怕带着情绪,因为情绪有魔力,很容易被情绪带跑偏。首先分辨出对方是在表达情绪还是在陈述事实。
情绪除明显的动作、表情外,还有一些常用词,都是人们常用的表达,可以帮助识别。比如:总是、常常、就是。。。这种偏绝对的标志词就是对方在表达情绪。
比如,小两口吵架,老婆说:“你总是不听我说,什么都自己决定”。这明显就是情绪上的不满,事实不见得说老婆说的那样,但是,作为老公,第一要做的是安抚情绪,而不是申辩。
比如,工作中又出了个差错,老板说:“这点事还没搞完,你就是执行力太差”,这老板明显是着急了,在发泄情绪。作为员工 ,先接下老板的情绪,知道老板着急了,然后迅速给出弥补方案,请老板审核。
事实好辨认,尤其对听者来说,因为都是在吐槽听者做的事情,时间、地点、事情、人物,各个因素都全了,明显,这就是陈述的事实。
不带情绪的事实就好沟通多了,完全就事论事讨论解决方案。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方案,没有无法协调的沟通。
第二招。给出预期动作。
已经安抚了对方的情绪,事实也明确了,那就要满足对方期待或者我们的期望目标。接下就给出预期动作,就是接下来干啥,怎么解决这个事情,现在的方案是什么,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第二套方案是什么,是否需要协助,预计什么时间完成,后续多久沟通一次进展,直到问题解决。
双方达成一致,当前的事情就妥了。
每次,都是这样的心态去听,我们不会别情绪作用,也能把对方从情绪中拉出来,沟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