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关联的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体能精力和情感精力是最基本的精力源,根据体能精力的高低、情感精力的正负可以划分出精力四象限。
从第一象限到第四象限分别是,高—正面,高—负面,低—负面,低—正面。一目了然,精力充沛、自信满满、充满活力、乐于挑战、积极向上(高—正面)是精力管理的高效表现,我们有责任去管理。
(2)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消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和平衡消耗。
精力储备会随不断增长的需求逐渐耗尽,比如,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能力减退,身体和思维的衰退。
如果消耗的精力>恢复的总量或恢复的精力>消耗的总量,我们最终会崩溃、衰退、萎缩、失去热情、生病、甚至英年早逝。
所以,要想保持生命的跃动,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全情投入地调动体力、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层面的力量,耐力、灵活性和恢复力。
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生活看作一系列短跑冲刺,在某些时间段全情投入,在另外一些时间段悠然自得般更新精力储备,去应对下一个挑战。
(3)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
任何会导致不适的压力都可能帮助我们提升能力,在体能、思维、情感和意志上都是如此。我们要学会突破极限、休整恢复,进而获得成长。
(4)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建立良好的仪式习惯是精力管理的有效方式。仪式习惯指的是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比如:刷牙,不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去做,它是自发产生的行为,是意识习惯形成的自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