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捕杀蟑螂联想到捕捉老鼠,把多年前围捕老鼠的前前后后做了个回忆,现在该转到正题了。
近一个星期对厨房客厅蟑螂的捕杀成效显著,尤其是厨房,它是蟑螂生活的根据地,厨房里有食物有水,这两点给蟑螂生存和繁殖打下了坚实基础,操作台前后左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每天做饭炒菜,难免粘连一些食物米饭面条等,燃气灶周围以及抽油烟机上都附着一些油垢,蟑螂们有了这些粮食不愁饿肚子,壁柜里还有大量的半成品食品,干果大枣粉条等,这些食品虽赶不上米饭面条香甜,饿急了填饱肚子还挺不错的。食用油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分解能够释放大量的热能,帮助人与动物在冬季抵御寒冷。
有个小插曲能说明这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蒋经国流落在莫斯科附近的街头,战争不分昼夜地持续,到处兵荒马乱,流亡的人比比皆是,蒋经国当时二十来岁,衣衫褴褛四处漂泊流浪。有一天黄昏他一个多星期没吃东西了,肚子空空的,走着走着就晕倒了,醒来已是次日黎明,他口渴难耐,用尽浑身力气向身旁不远处水沟爬过去,连忙喝了几捧水,此时天已大亮,他环顾一下四周,发现这条小水沟对面是个餐馆,太阳下水面飘着闪光的东西,蒋经国是个读书人,知识提醒他这闪光的小东西是油,他按耐不住的心狂跳起来,他发现水沟边不远处刚好有个塑料瓶,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他捡来塑料瓶一点一点把飘浮的油捞起来,花了一个多时辰,搜集了半塑料瓶,他认真地拧好盖子,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后来战争结束蒋经国顺利回到中国,回想起当时的处境,是这瓶水沟里捞起的油,支撑了他一个月的生命,要不然在西伯利亚冬天接近零下30°的低温天气里,就活活饿死或者被冻死。
还有一个能表明脂肪作用的例子,在无比寒冷的北极圈附近居住着爱斯基摩人,那里长年积雪覆盖,一年四季都是冰天雪地,爱斯基摩人住在冰房子里不惧寒冷,其中之一就是以哺乳动物为食,皮下脂肪积累丰富,才适应了极寒的生存环境。我有个疑问萦绕在思想里,蟑螂家族既然喜欢油腻的环境与食物,为何看上去不那么胖,身材应该像企鹅那样臃肿才对,至少走起路来咯咯歪歪的,或者看上去比较笨拙蹒跚才对,可是它们爬起来一溜烟地快,贼头贼脑的贼快贼快,这个问题属于昆虫学研究的范畴,要是法布尔还健在,估计他会乐意解答这个问题。扯远了,还是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吧,我花了近三个小时,把厨房隐藏的垃圾和油脂全部清了一遍,个别人工不方便打扫的犄角旮旯暂缓清理,用喷雾的方式解决应该可以达到预期。
能发现的大摇大摆进出的成年蟑螂每日都在减少,正在孵化中的小蟑螂还是个未知数,目前使用了传统的消杀方法,早已准备的绝杀方案尽量推迟,因为传统的方法相对安全,绝杀使用的敌敌畏一类农药,对蟑螂和人毒性都很大,安全系数偏低,不到万不得已不打算使用。
夜色降临窗外路灯闪着昏暗的光,路上行人渐渐稀少,此时应是蟑螂开始活跃的时候,我打开手机灯,戴上眼镜仔细在厨房巡视一遍,只发现一只成年蟑螂在散步,我毫不犹豫消灭了它,准备洗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