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谈谈2022版新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项目学习”和“现象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便更好地让新课标落地。
要想厘清这三个概念,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可以使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2、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4、教师易于组织教学和进行评价活动,5、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但是,这类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而且容易将本来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割裂开来,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
学科课程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可能不要分科课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主要的大量的还是分科。2014年说芬兰已经不要分科了,实际上芬兰教育部若干次辟谣,可见分科课程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又不能停留在分科课程,我们既要承认分科设置课程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反映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新课标就要设置一种在分科课程背景下,实现实践化和综合性的这样一种课程设计的路径,因此就设置了跨学科主题学习。
那么跨学科主题学习跟项目学习以及现象教学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先看这三个定义。
1、项目学习,源自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做中学”,是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围绕真实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与经验,在合作学习中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体验探究活动,将学习成果予以表达、交流与展示。
2、现象式教学,称“跨学科学习模块”,由芬兰国家教委会2014年12月发布的1-9年级《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提出。新大纲明确提出,每所学校每一学年至少要进行一次跨学科学习模块,也即现象式教学(现象一词,指事物的整体面貌,而非分割为各个领域与学科)。现象式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现象式教学是围绕现实生活所能接触到的主题,设计成多学科知识融合式课程模块,并以专题模块形式进行跨学科教学。
3、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某一研究问题为核心,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项目学习没有学科依托,只是围绕某一个问题来开展,因此经常会只重经历而轻知识学习,所以最后很容易变成了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
芬兰的现象教学法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保留分科的基础上,整合各科知识为一个主题,利用跨学科学习模块进行教学,扩大学生的经验世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现象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育人理念。它与我们所说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也不完全相通,它是以各学科为主题背景的。他更重综合性。
我们2022版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有学科依托、是基于学科的主动跨界,它的责任主体在某个学科,比如我们海淀区五一小学开展的“西游主题学习”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核心,以语文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美术、音乐、体育、戏剧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显然这个主题学习的责任主体就在语文学科。但是语文学科又要立足本学科去主动跨界,站在更大的学科育人体系里面,去跟其他学科建立关联,但最终的学习目标又可以再回来指向本学科,既可以发散出去,又能聚焦回来。“熟读西游记,演好孙悟空。”从语文学科发散出去,而“为了演好孙悟空,主动去读西游记”又回到了语文学科本身。
我想,也许这才是有意义的跨学科主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