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
文章作为一种表达媒介的局限性与独特性。文章,作为文字与思想的载体,其本质在于捕捉、记录并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记忆。然而,这种传达过程并非全然无损的镜像反射,而是经过筛选、加工乃至变形的再创造。
不完整的记忆:记忆是人类大脑对过去经历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但记忆并非完全可靠的记录器,它会受到时间、情感、注意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当作者试图通过文章来回顾和再现自己的记忆时,这些记忆往往已经是经过筛选、加工甚至扭曲的。文章所能容纳的,只能是这些经过主观处理后的“不完整的记忆”。
不完整的意念:意念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它涉及对事物的认知、判断、推理等复杂过程。然而,意念本身也是瞬息万变、难以捉摸的。在将意念转化为文字的过程中,作者需要对其进行提炼、概括和表达,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丢失一些细节、微妙之处或潜在的意蕴。因此,文章所能呈现的,只能是意念的一个片段、一种视角或一种解读,即“不完整的意念”。
容器的局限性:将文章比喻为“容器”,既形象又贴切。容器有其固定的形状和容量,无法完全适应所有内容的需求。同样,文章作为一种表达形式,也有其特定的结构和语言规范,这决定了它无法完全容纳作者所有的思想、情感和记忆。因此,作者在创作时往往需要做出取舍和妥协,以适应文章这一“容器”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的价值因此而降低。相反,正是这种不完整性赋予了文章独特的魅力和深度。它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和补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交流和对话。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并欣赏这种不完整性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