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哄好是头等大事,千万不要苦了自己,要多积攒快乐。”——《我的外婆从不内耗》

“把自己哄好是头等大事,千万不要苦了自己,要多积攒快乐。”——《我的外婆从不内耗》


不要活得太沉重,这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样。

汪曾祺说:“我的人生,就像那栀子花一般痛快。”


有一段时间工作很忙,有很多我不感兴趣却又必须做的工作像一只只小兽跟在屁股后面咬我。在烦躁的时候,外婆的话在脑海里冒了出来:“把自己哄好是头等大事,千万不要苦了自己,要多积攒快乐。”

于是,为了哄好自己,我每天工作前喝杯咖啡,放上香薰,用降噪耳机放上轻音乐,感觉舒服多了。如果脑子转不动了,就剥棒棒糖叼着,用便携氧气瓶吸两口氧气。这样能在工作时全神贯注,不抵触,甚至进入“心流”状态。

快乐和存款一样,是需要积攒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命运就会出难题,解决这些难题是需要耗费心理能量的,如果平时不存钱,到有急事时就拿不出钱,内心能量也是一样,平时要保证自己舒坦、自洽,积攒内心的“存款”。在任何时间都竭尽所能哄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20世纪90年代的夏天,城市经常拉闸限电,往往在越热的时节,越可能停电。外婆家在省医院旁,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更多救护车声响起。外婆的房间里也像火炉一样。她把大澡盆放在客厅正中,我们则坐在水磨石地板上,愉快地玩水。她满意地说:“还好是水磨石地板,如果是木地板,就不能这样尽兴了!”

她又拿出冰激凌说:“还好它快化了,可以下决心吃掉!”一向严肃的妈妈也来跟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电一直没来,表弟不停喊热,妈妈笑眯眯地拿出花露水喷在他的后背上,由于花露水中的酒精能迅速降温,表弟又开始喊:“这不是凉快,是冷!”大家哈哈大笑。

那年停电明明给大家带来了不方便,甚至有中暑的危险,这段经历在回忆里却是开心的。停电是好的,冰激凌要化了是好的,寒酸的水磨石地板是好的,甚至热到无计可施要用酒精降温这件事也是好的。

在不可改变的事情面前,寻找其中有益的部分,并立即行动,让自己开心——这让我相信,无论处于何种境遇,我们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感受。没有比自己相信自己更能让人感到安全的事了。

前几日家里突然断电,我迅速打开冰可乐,满足地喝上一大口,又热情地招呼老公:“快喝啊,一会儿就不冰了!”之后又开车带狗去郊外玩,以前一直想去,但下不了决心;回家路上买爱喝的茶,去一直想去的饭店吃了饭。我觉得无论处于高峰还是低谷,都要有乐观的精神,开发巨大的能量宝藏。那段时间,我总是边哼歌边干活。我发现,虽然身体的劳累到来很快,但也很容易恢复。心情好了,工作效率就会变高,因此人更能坚持,甚至不觉得有多苦。


吃苦一定是有情绪成分在的,如委屈、难过、仇恨、嫉妒……这种种负面情绪会带来自我对抗,埋下有毒的种子。当下次处于类似的情境中时,过往痛苦的记忆会一起涌现,将自己拖进情绪的深渊。这种情况下工作效率怎么会高?

心里太苦的人很难自信,别人的优秀也可能会引起猛烈的自我攻击,比如用封闭保护自己,这样的状态很难让人松弛下来,会不自觉地计较和敏感,无法坦然接纳自己的不足,更不要说学习他人的优点,真心欣赏和赞美对方了。当你还在处理情绪问题时,其他人已经开始查漏补缺了,你的工作效率肯定大打折扣。

心里太苦的人是无法嘴甜的。即便伪装嘴甜,心里也是难受的,心口不一,也容易留下破绽。

你如果总是吃苦,别人会习惯你的付出。任何环境中,如果一个人总是承担最多,最后大家并不会感激他,反而觉得是应该的,因此苦都让能吃苦的人吃了。


爸爸是从农村考上大学的,他的教育理念非常传统:吃苦磨炼,以德报怨,甚至唾面自干。外婆对他的教育方式极不认可。爸爸在人生接连摔跟头之后,居然也开始承认,外婆的很多方法虽然不符合常理,甚至“上不得台面”,却是有效的、符合人性的。外婆教我的很多东西,是只有对至亲之人才会传授的经验。她告诉我们世界到底是怎样运行的,为什么和书上讲的不一样。人生在世,不要与人性为敌,而是要顺应甚至利用它,只有这样,做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像汪曾祺说的:“我的人生,就像那栀子花一般痛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