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巧用这把双刃剑
——惩戒学生的艺术
惩戒的误区
1:秋后算账,迁列而罚 2:轻率定论,急需定性 3:过早安抚,火候未到 4依赖学生,权利转让 5:雷大雨小,草草收场 6:动辄连坐,伤及无辜 7:以身试法,深陷泥沼 8:横牵竖连,超限抑制 9:简单粗暴,以罚代教 10:媒介不当,背道而驰 11:尺度失当,拿捏适度 12:指向错误,偏离靶心
感悟:
马卡连柯说:“凡是需要惩戒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戒。在必须惩戒的情况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教育教学中也有过惩戒,但是很多时候惩戒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常常也很迷茫无措。今天读了郑英老师的《班主任也可以做的这么有滋味》这本书中——惩戒的艺术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是自己的惩戒走进了误区。“秋后算账,迁列而罚 和雷大雨小,草草收场 ”是我经常犯的错误。
孩子们犯了错误,由于当时没时间处理,以至于后来再去处理,当事的孩子就会很烦,认为老师故意找他茬,虽然最后在我的“权威”之下,承认了错误,但是心里很不服气。
我们班的同学有一个通病,不喜欢背诵,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有些同学从来不完成,于是我制订了前一天布置的背诵任务如果第二天还不会背,放学留下背诵的背诵制度,并且做了背诵记录表。由于放学比较晚,家长着急,真正留下来的学生没几个,坚持了一段时间效果并不理想。
今天我明白了是自己走进了惩戒的误区,所以要从误区中走出来。发现学生的错误第一时间予以相应的惩戒,如果时间不允许,也会在事后及时创造条件还原情景,和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帮助学生认识到系列的错误行为。惩戒措施制定以后就要坚定实施,坚决执行,不能出现中途放弃,前后不一的情况,以此来昭示惩戒本身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表明教师对或错行为的否定态度!
分享者: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