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该如何因材施教》,很欣喜,因为我们一直跟着孔子的思想奉行因材施教,我还真没认真想过如何进行因材施教,我想作者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切实可行的方法的。但是读进去之后,与自己的期待与想法大相径庭。
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解释。【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也是我以前一直在大脑中理解的意思。
来看看作者的观点。
认知学原理:儿童在思考和学习方面相似点比不同点更多。作者从风格和能力两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风格是我们倾向于思考和学习的方式。能力是指特定的思考能力或者取得的成功,能力让我们应对内容,能力的高低反映了我们所知道的和能做的级别。关于学生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必须弄清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还是认知风格的差异。
认知风格理论拥有三个要素:①一个人的风格始终如一。②不的人在学习时使用不同的方法。③不同风格的人平均起来不应该在能力上有差异。
两人风格不同,但是能力可以都很强,比如刘国梁与马林打球风格不同,但是都是国手,都是世界冠军。
能力之间是不能互换的。比如学习数学就该用数学的方法学习,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言“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但是能力之间不是完全隔离的,但是它们距离太远,以至于你不能取长补短。
的确,学生是各不相同的,风格不同,能力也不同。如果基于认知风格的差异,教学方法力求和孩子偏好的认知风格相吻合,但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风格体系;如果利用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希望可以取长补短,这样的替换也是不可行的。
“认知风格”和“多元智能”对于区分孩子没有帮助,科学家们还没有分出这样的各种学生类型,或者说类型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教师可以基于和每个学生相处的经验有区别的对待学生。
1.思考内容,而不是学生。教学中,根据你想讲授的内容,来斟酌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地理课上研究中国的山脉,就应该多以地图展示。
2.改变吸引注意力。一节课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适时改变,可以让学生活跃起来,如果一味地讲讲讲,那是填鸭式,单一式,与目前“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也是背离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课也是毫无兴趣可言的。这和高速公路设计成弯曲的形状也是一个道理吧。
3.每个孩子都值得关注。我们要接受孩子之间的差异,爱每一个学生,这是做教育者的首先做到的。
4.重视背景知识的积累。背景知识对于在学校获得的大部分成绩都有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