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与实务——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任康磊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本章总括介绍了在实操层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划分的层面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机构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组织机构如何运用;如何进行组织机构设计;如何实施组织机构变革等。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分类
(一)按照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的方式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教材将人力资源管理分成六大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这种方法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上进行划分的,有助于报考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证书的学员快速学习掌握人力资源理知识。
(二)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分类
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将人力资源管理分成“选、训、育、留”四个方面。这种划分方法是以多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目的为背景进行的,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简化表述,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意义。
(三)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方式分类
第三层为基础人事工作层。在这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为员工办理入职和离职手续、计算和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保管和管理员工人事档案、记录并核对员工考勤、计算并发放员工工资等一系列偏重于基础性的、标准性的、事务性的、重复性的人力资源工作。
第二层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层。在这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逐渐开始从事岗位管理、能力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福利管理、职业发展、员工关系管理等以管理性为主、以事务性为辅的人力资源工作。
第一层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层。在这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除了需要从事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工作之外,还会有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机构设计和变革等定位在战略管理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三、人力资源的组织架构
(一)职能型组织架构:职能型组织是最简单、传统的组织类型,目前被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采用。职能型组织机构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关系,按照职能将组织划分成不同的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最终达成组织目标。
(二)事业部型组织:组织按照地区、市场、产品或顾客的相近性的独立责任的部门划分成多个事业部。各个事业部之间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三)矩阵型组织机构:是一种目标型组织,它是以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为目的而组成临时工作小组的组织形式。这类组织机构中的项目小组往往目的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随时成立或解散。项目小组内的成员受部门负责人和项目小组负责人的双重领导。
(四)多维立体型组织:矩阵型组织机构的发展和延伸,它是将事业部型组织机构和矩阵型组织机构有机结合后形成的新型组织机构模式。这种组织机构多运用于规模较大、产品多样、跨地域较广的超大型公司。
(五)模拟分权型组织:是在职能型组织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特点以及在管理上的不同要求,将组织划分成类似于事业部的多个单位,将其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模拟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六)流程型组织机构: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组织机构类型。这种组织机构以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价值链模型为理论基础,在组织中并不强调纵向的管理线,而是采取以横向的流程线为主,以部门职能为辅的管理模式,一切重心导向结果和顾客。
(七)网络型组织机构:是一种虚拟组织,它的关键词是“联合”与“外包”。它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把研发、供应、生产、服务等各类企业或个体连接成一个经济联合体。通过与经济联合体内其他企业或个体的互动,企业可以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保持自身的核心优势,实现“做强”组织能力而不需要“做大”组织规模。
(八)合弄制(Holacracy):的典型代表是亚马逊公司(Amazon)旗下的鞋类电商公司Zappos。传统的组织机构大多是金字塔式的层层相扣,上级做决定下级去执行。合弄制则完全取消了上级和下级的概念。整个组织就好比是一个大圈,大圈里套着类似于部门的小圈,小圈里又分别有针对不同任务的小v小圈。
(九)阿米巴模式:是将整个公司分割成许多个小型组织,每个小型组织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按照微型企业的方式进行独立经营。
(十)创客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海尔。在2015年时,海尔提出“企业平台化”的概念,将原来的封闭式组织转变为开放式的创业生态圈,将原来科层制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去中介化和去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