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二十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度量衡


今天阅读第六章开展跨学课主题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课例13《跨学科主题学习——“度量衡的故事”教学实践》。

一、课前思考

曾经看过一些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发现一些教学仅仅停留在表层,例如:1.数学味不够。2.跨学科融合度不高。3.停留在形式,结果追求。还是比较期待书中这一节课例的呈现。

二、课例学习

课例背景:2022版新课标强调,突出了跨学科的主题活动。根据课标例57“度量衡的故事说明”设计了5课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框架:了解>体验>应用>展示,如下图:


主题一:查资料,了解度量衡(二课时)

1.活动一:观看视频,激发探究

(1)观看《芈月传》,芈月去庸氏药铺抓药,秦楚两地计量方式不同……

(2)分享观后感,引出度量衡。

2.活动二:查询收集整理资料

(1)激发兴趣收集资料

(2)讨论搜索关键词

(3)查找制作PPT,小组合作

3.活动三:查成语典故,完成任务单

(1)聚焦度量衡的成语典故

(2)组内分享汇总

主题二:体验计量单位及发展(1课时)

1.活动一:以尺为单位,测木条长度

(1)学生分享上古长度单位以人身体命名。

(2)以尺为单位产生认知冲突,有人六尺有人五尺。

(3)感受计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2.活动二:细化单位,再测木条长度

(1)统一测量单位用什么比较合适?

(2)分米,厘米……

(3)为了更精准计量单位,就需要不断细化产生新单位。

主题三:借成语典故,应用单位(1课时)

1.活动一:分享长度单位的成语典故

(1)学生分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教师引导计算到底是多少步?

(3)小结思想升华,良好品质

2.活动二:分享质量单位的成语典故

(1)学生分享:半斤八两

(2)学生分享查阅的视频

(3)小结思想升华

3.活动三:分享容量单位的成语典故

(1)学生分享:才高八斗

(2)语文老师介绍才高八斗的故事

(3)引导讨论成语典故,引用数和单位的作用。

主题四:“度量衡的故事”墙报展(1课时)

1.活动一:观看同学作品,投票点赞


2.活动二:分享观看收获,完成活动参与评价总结表。


3.活动三:创造延伸

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测量仪器的图纸,含有度量衡的诗歌。


三、课后收获

1.大学科单元整体主题活动,原来可以这样上,是值得仔细研究学习模仿的系列单元课例。

2.主题活动的引入要好玩,激发学生的兴趣,有驱动性。

3.可以与信息技术等相结合,引导学生搜索关键词,利用信息手段搜索网上的一些资料。

4.跨学科主题活动,可以与其他学科相有机融合,但是要突出数学味。采用双师课堂,其他教师视频,PPT等多种形式开展。

5.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点赞互评。

1059字2023.2.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