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亚隆,被誉为“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之父”,一生写下无数经典心理学著作,也陪伴过成千上万的来访者走过生命的难关。与他相伴一生的妻子玛丽莲,则是一位女性学者与作家。两人从少年时代相识,携手走过六十余年的婚姻,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他们育有儿女,朋友众多,事业有成,可谓拥有了一段圆满的人生。
然而晚年,玛丽莲罹患癌症。面对日渐衰弱的身体,她选择了在加州合法的安乐死,成为该州第三个通过这种方式离世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她与亚隆共同写下了这本《生命的礼物》,留下对生命与死亡最真切的思考与记录。
如何活——充分活过,便不惧死亡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玛丽莲。她在患了癌症之后选择了安乐死,安然平静,几乎无牵无挂,也是加州第三个尝试此种方法的先驱者。她与亚隆认为:“我们都觉得自己活得充实而无畏——算得上无悔了。才刚刚开始活的人,是无法慷慨赴死的。我们须以‘足矣’为目标活着。”
而我最受震撼的是她在思考为什么还要再活着时的回答:一个人活着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
她愿意忍受痛苦继续坚持治疗延长寿命,是因为她舍不得她的家人、朋友,还有爱人-亚隆。她不希望她的离世让朋友们哀伤痛苦,所以她非常坦诚的跟朋友们聊起她对死亡的看法以及对他们的挂念。她在生命的最后日子,回复着朋友们的关心,也挂记着自己的“遗产”如何分配,挂记着家中每一个人,还和亚隆一起创作了这本书,既是给亚隆留下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也给大家留下了不凡的精神食粮。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创造价值。
这个行为让我蛮佩服的。回想自己,过去几年我常常觉得自己太苦太累,于是告诉自己任性、自私一些,不需要再委屈迎合他人,也不需要在乎世俗的眼光。但读到这句话,我开始重新思考:我到底是为谁而活?我的生命如何才能真正有影响力?
真实的力量
书的后半段,亚隆坦率记录了失去妻子后的悲痛。一个八十多岁的心理学大家,没有掩饰痛苦与无助。他的坦诚让我意识到:真实,本身就是力量。
如果连他都会深陷痛苦,需要依靠朋友、孩子和社区支持慢慢走出,那我,又有什么理由苛责自己,或者苛责任何痛苦中的人呢?
继续生活,并不是因为不痛,而是因为依然选择相信与前行;轻松的一生也不是因为一帆风顺,而是能坦然面对酸甜苦辣,依然会好好爱自己,爱生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被身边的人滋养,也回馈着他人。
我的思考
这本书让我不断追问:什么才是“充分活过”的一生?
我给自己的答案是:
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刻;
尊重天赋,在热爱中创造价值;
坦然接纳自己,允许绽放;
遇到困难,敢于面对与坚持;
在机会面前说“YES”,在未来面前敢追随;
对人真诚善良,对事有勇有谋。
当我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时,就能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接纳并回应生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