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里的别人才是自己,孩子就是自己的镜子
昨天一周年的直播连线确实想听,所以昨天特意叮嘱张先生要辅导孩子功课,我想着自己躲去听课。没成想,张先生刚开始辅导就跟孩子闹掰了,孩子一个劲儿的不想要他辅导,非得要妈妈,所以再次因为辅导孩子功课错过了昨天的直播,有点遗憾。不过也有收获吧,毕竟在孩子需要我的时候我在陪她一起。
早晨我和张先生都早起,我们一起聊了聊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心平气和的聊。聊为什么孩子那么反感他,为什么他带孩子的时候多,照理孩子应该跟他更亲,但为什么孩子反而跟他不亲,还反感他。从昨晚的辅导功课我就看出来了,张先生打心眼里没有认同孩子,认为孩子没有按照他想的方式成长,为什么那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都白学了。然后这种不接纳,不认同的方式就会体现在全身,体现在言语、表情和动作上,这些所有的不接纳、不认同的情绪一丝不差甚至更加放大百倍的传导到孩子那,孩子能感受得一清二楚。
我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爸爸复习的时候,孩子说:“爸爸总是没有耐心,总是大吼大叫,他说了好多次要改,但我给了他很多次机会,他都没有改。”早上跟先生聊到这个问题上的时候,先生说:“你说对了,我就是觉得她是普娃中的普娃,为什么那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态度还不端正,我就是心里不认可她”。我说:“你的所有不认可都会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孩子也不认可你,你们就这样恶性循环。但咱们是大人,既然权威式的爸爸行不通,那咱们换个朋友式的爸爸的模式来看看?你先改变,从心底里真正认可孩子,多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孩子是学得慢,但是孩子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主动的让我们给她复习和预习,帮她整理错题集,每天练字,这样就已经很好了,不能指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早晨一翻沟通,最终我们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先生认为我说的对,也答应慢慢改变,试着换一种方式来引导孩子。我看早晨起来的时候孩子醒后,先生做得很好,从头到尾都温和的,孩子也配合得比较好,早晨起来没有因为出门晚而鸡飞狗跳的了。
赵老师说,你眼里的自己不是真的自己,别人眼里的你也是真的你,你眼里的别人才是真的自己。先生眼里的孩子不爱学习,爱玩,普娃中的普娃,态度不端正,其实那才是真的他自己,他自己心里也不接受自己的普通,不认可自己的普通,总想让孩子不走自己的弯路,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但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孩子不应该来承载着长辈自己没完成的那些事儿。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想要复制品好,得从原件开始改。
吃水喝饭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动作,更是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慢下来,松下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静能生慧,静下来之后很多事情就更明了了,智慧就能生出来了。
附:什么叫“吃水喝饭”?您没有听错,我也没有说错,不是喝水吃饭,是吃水喝饭!
吃水:一口水到嘴里,像吃饭一样,嚼嚼嚼,嚼10下20下是最基本的。
喝饭:一口饭到嘴里,嚼嚼嚼,36下以上是基本的,嚼成糊糊状、水状再下咽。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吃下去的所有东西要被消化吸收,这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就是一个发酵的过程,我们身体自带天然的酵素——唾液。
唾液含有丰富的消化酶,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物,和唾液充分地搅拌,才开始了食物发酵的启动过程。
食物经过充分发酵后,才能被脾胃充分有效地吸收,才能转化为我们身体所需的气血。
一日三餐,践行“吃水喝饭”,就是在调补我们脾胃,直接补充我们人体所需的气血,气血充足了,湿气少了,脾胃功能好了,身体自然就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