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这些话,常常挂在嘴边
"能不能让我省心一些?"
"我这么辛苦的把你拉扯大,你有没有看见?就是为了你!如果不是你,妈妈可能过得更好!"
可是,这些无心之语,却如同一把刀子。
"我又没有让父母省心"
"我给妈妈添麻烦了!"
"我就这么差劲吗?"
通常,我们在相处的过程中,都只是一昧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希望对方理解、接纳、包容我们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对方只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父母,应该作为一个容器去涵容孩子的情绪。
可是有些父母,因为自己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些创伤,不仅不能够去涵容孩子的情绪,反而还要让孩子作为容器,要经常给孩子诉苦。
孩子就要去包容母亲,那么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一种矛盾型的依恋。
就是他既不能够靠近,他也不能够太离开。
靠近,感觉收到伤害。远离,感觉愧对于母亲。
而我们知道要让一个孩子去照顾妈妈,让一个孩子去照顾大人,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我们要从哪里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父母,首先是要学会看见。
看到了,那一刻我们的情绪是失控的。看到了,这个情绪失控对孩子是有伤害的。
看到了,就是改变的开始。
如果我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这个部分,还是会感觉这都是孩子的错,就是你不听话,跟我无关。如此,就无法谈改变了。
其次,就是向内察觉,对症下药。
同样是因为"能不能让我省心一些。"
每个母亲,说这句话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可能一个母亲想让孩子省心,并不是孩子做的差。只是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
这是缺乏安全感导致的强烈的控制欲。
即必须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内心的要求。并且不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做到。
可能另一个母亲说这句话,是因为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
认为自己应对不了。故她只能够通过恐吓和威胁用这种极端的情绪,才能够让孩子听自己的。
这个背后的动力,其实是自己非常的虚弱和无力。所以我只能够恐吓别人、威胁别人,别人才能够听我的。
这是一种既伤自己又伤对方的表述方式,背后是自己感觉很无力:我没有办法了。
可能还有其他多种的原因。
找到自己说这句话背后的动力。并且,对症下药。
了解自己为什么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想要控制对方?
了解自己为什么感到无力?
然后,慢慢的与自己和解。
看见孩子之前,首先是看见自己。
对于孩子,也要学会看见。
我们要开始学会看到自己的这种很罪疚的感觉,这个罪疚的感觉是一个多余的部分,是我们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
说起来简单,我们要缓解我们的罪疚,把这个不该自己承担的部分还给别人。
说起来是简单的两句话,但是真的要达成这个目标,可能要走一段路程,但是我们要学会内观,学会去觉察我们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看到了这个,才能够慢慢的设立边界,开始独立。
无论是父母,是孩子。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我们应该充当垃圾桶的角色,涵容对方的情绪。而不是一昧的把情绪垃圾抛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