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为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其中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类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水处理生物学第六版2018年9月第六版200页)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就只是单纯的认为,污水生物处理就是微生物吸收污染物,并不了解微生物是怎么样吸收污染物,微生物吸收的污染物是什么,是哪类。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以前的想法过于片面,过于浅薄,未能深入思考,只会停留在物像的表面自我以为,思考的过程充满想当然,不负责任,不会联想。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我在学习了解知识点或是复习以往的知识时,不能在未查取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妄下判断,不能主观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想当然行为,应当结合更多文献资料来验证,佐证甚至是推翻自己的想法,要有机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落实端到端的短平快似处理,实现学习过程的扁平化,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实现学习良好闭环的生态化反。根据自身条件及未来出路布局新思路,新认知,新打法,跟上社会迭代速度,布局新生态,抓住新痛点,落实新思想。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在现实污水处理中,可以根据这个好氧微生物处理和厌氧微生物处理的特点,对后续的活性污泥法进行优化,产品迭代,合理适当的根据是处理污水还是污泥来选择是好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再在这基础上更深入一点,如从参与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类型来进行优化,如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两大类:一类不产加完微生物,另一类产甲烷微生物。根据温度和酸碱度合理适当的选择对应类型并且进一步优化,也就是在探索中细分,细分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