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奏
想要做一次深度的阅读体验活动,是我突发奇想。
那天在写行事历时,忽然发现有这么个空档时间,可以安放我这个小小的心愿。当我满心欢喜写上去的时候,又被告知我那个时间段要做另外的事情。我只好搁浅我的计划。
一个人,只要想做好事,都会遇上上天的眷顾。
后来,领导又告知我那件事在那个时间段里做不了,要延期举行。于是,我又悄悄的将我的心愿放到了行事历上。打印好后去请示领导,领导说可以。于是,这件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下来。
我只能做成自愿活动,因为如果是强迫的话,一定会破坏阅读的那份美好。我想要的是营造一间宁静的,流动着书香的阅读场所。可是,我心里还是会打鼓:这项活动,到底能有多少人参加呢?会有一半吗?还是只有十来人响应?我将地点定在了学校的图书室。可是,图书室管理员说,图书室没有椅子,都是书。我只好浪费这个比较美好的想法。还是先看看有多少人能参加吧。于是,我做了一个在线表格,征集时间是一天。一天结束后,我收到了包括我在内的26位老师的回应。
对于这个数据,我只能说:还好吧。
26位,刚好在录播室里举行。地点确定后,我又去后勤索要奖品,想要在他们那里捡一些来当做奖赏。终于如愿,“讨”来了一些小礼品,有那个意思吧。
然后,做了一张ppt,静等时间。
然后,给每位阅读的老师买了一杯星巴克暖暖的牛奶。凌博临时找了一些音乐,万事具备,只等读友。
02 读了
读了,2个小时的时间。
有些长。我虽然手机被放在了“养机场”,但我至少看了五次手表,想知道时间是多少。
音乐声很配这个场合,但有一首昂扬了一些。后来也就慢慢习惯,甚至对音乐的熟悉,远胜于文字的感觉。
我带了一本《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这是推荐一本工具书。我很喜欢这个书名。
我的阅读有些快,那些入心的句子我会在另一页写下来。
比如:评价作者是——有时特立独行,有时又充满热情,给人轻松愉悦。写下这句话,是因为这正是我想要的样子——既独立又能保持一份热情,这样的人才是有魅力的人。
书里有很多写广告文案的技巧,有的分析很受用。但我更看中文字里的“识人”技巧。比如:如果一个只对你提要求而不回答你为什么的客户,你可以不用和他合作。
2个小时,整个教室安静极了。
中间我差点入睡,因为安静,也因为暖和。我没有强撑,而是闭上眼,几秒之后人就清醒了。
我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感受的。
03再说
这是一个临时环节,因为读完不说,感觉意犹未尽。
宁做主持人,她经常说自己不擅长做主持,其实现在已经很厉害了,现场感十足。
先是带领大家做放松操,身心活动一下,思维才能打开。
我们用问题对对碰的方式,一个老师提一个与现场有关的问题,随机点一个老师进行回答。
问:这两个小时没有手机,你是怎么感知时间的?
答:我听到快给我们发读书会的奖品了,估计时间快要结束了。
问:我看的书是《三体》,想请问,提到“宇宙”“地球”两个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答:我想到了空间和时间,还想到了珍惜资源。
问:你有多久没有这样沉浸阅读了?
答:我还是在上大学时有这样的阅读时间。
问:在阅读过程中,你下意识去摸手机有几次呢?
答:我专门将手机放在办公室了,没有带上来。我担心我会忍不住去拿它。
问:阅读,佩服作者写得好,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写是写的老师,只有坚持写,才能做到。
……
我们还玩起了抢答,甚至一问多答。问题各异,但感受相同:
“两个小时的沉浸式阅读胜过之前很多灵性化的阅读,让自己的头脑更加清晰,甚至也有了想立刻动笔写作的冲动。”
04尾声
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所有人都很满意,都希望再参加这样的活动。
什么时候再做呢?还是利用假期的时光:读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