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学生管理中的影响策略
作为教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那么,如何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去影响一个人?
第四章 学生管理的认知策略
一、学生为什么会改变
行为背后的四种原因:一是认知观念;二是情绪情感;三是社会互动;四是行为习惯。
二、如何对付“破罐子破摔”的学生
1.认知心理法则
好人有好的行为,坏人有坏的做法,每个人都在寻求心理平衡。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导致认知失调。当前的认知失调论认为,只要是人们的态度以及所经历的事和自己良好的自我形象有冲突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2.教师的第一种武器:赞美
批评一个学生的前提是他有自尊心,他有好人感。
影响学生的“七种武器”(策略):赞美、承诺、活动、成功、榜样、人情、强化。
一个自我期待良好、有自尊心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必然心生痛苦,而这种痛苦才是改变的起始。
三、如何应对“叛逆”的孩子
1.叛逆的心理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人的叛逆有令人欣喜之处,这亦可能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经之路。
一个叛逆的少年,首先应该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因为只有认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产生独立性的需要,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发现成人世界的不足,对成人世界产生批判,进而表现出叛逆。
每一代人,皆因为反抗主流价值观念而成长,人类社会,也因为年轻人的不满意而在进步。
2.叛逆的应对策略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对付哪些叛逆孩子的关键在于,他跟你对着干,你不能跟他对着干。
四、转化学生从哪里开始
学生的问题常常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希望一两次教育就立即改变一个人也是不现实的。
教师的第二种武器:承诺
想让他做到,先让他说到。大转变往往是从小要求开始的。具体操作的行动策略应该是“不承诺→小承诺→公开承诺→行为转变”。从教师的角度说,要想学生大转变,教师先提小要求。
五、“要求→承诺”策略的应用
1.“要求→承诺”有效的前提
(1)要求者是否是承诺者的重要他人
(2)承诺者本身是否有较高的自尊心
2.“要求→承诺”有效的条件
首先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其次,承诺最好是公开的,再次履行承诺后有奖励,最后要求与承诺有层次(登门槛效应)
第五章 学生管理的情绪策略
一、情绪心理法则及应用
1.情绪二因素论
与人们的一般常识不同,个体的情绪经验并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而自发形成,它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在这一历程中,人们首先体验到的是自我的生理感受;然后人们会在周遭的环境中,为自己的生理唤醒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
唤醒的错误归因: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起因做出错误推论的过程。
用情绪二因素理论来解释爱情的发生,就一句话:所谓爱情,就是心跳加速之后,错误归因的结果。
2.从理论到应用
一是当人们为自己的生理唤醒寻找原因的时候,归因不同,个人的感受也不同。
二是当一个人情绪激动,心跳加速的时候,恰恰也是一个人容易拉近关系,受别人影响的时候。
在青少年情绪发展中,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容易激动情绪容易被诱发、激活,二是情绪表现两极性,高兴时非常高兴,悲伤非常悲伤,两者之间的转换也非常迅速。
3.教师的第三种武器:活动
运动会之所以成为转化后进生的绝好环境,恰恰是因为那些后进生往往在运动中有心跳加速、情绪激活,而心跳加速、情绪激活的时候,恰恰是他们容易拉进关系,被影响改变的时候。
4.教师的第四种武器:成功
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要从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学生;他们不是一个个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多彩的、无可限量的人。
二、教师要“重情”
1.“知情”,了解学生情绪
不哭不笑不在乎,有着“扑克脸”的学生如何处理?等他有表情,再展开批评。
2.“定情”,稳定学生情绪
情绪激动,激动时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人群围观,学生往往更为顾及自己的脸面;
教师的价值判断,即当场就指出谁对谁错,即使说得对,也会使被批评者难堪。
这三种因素集中在一起,就必然造成师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的后果。
记住,当学生发生冲突,或者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如果有旁人在场,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先把机动的学生情绪平稳下来为第一要义。
3.“共情”,理解学生情绪
如果学生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情绪,那么,教师就应该以情绪为重点来解决其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认知,那么,教师就应该以观念为重点来解决其问题。
第六章 学生管理的人际策略
一、他人认同与学生成长
1.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2.“假想观众”:他们都在看着我
阿希实验表明,每个人都受他人认同压力的影响;耻感文化说明,中国人更爱面子,想获得认同;青少年的“假想观众”理论有暗示,青少年更在乎别人的看法。
二、让学生去学习谁
1.教师的第五种武器:榜样
维特效应:自z杀模仿现象,是指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传染性。尤其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共同存在某一种情绪(通常是负面的情绪),但缺乏应对的手段和宣泄渠道,如果有个体选择一种方式发泄,其他成员就会倾向于模仿。
2.最佳的学习榜样
(1)身边的榜样
自我效能感: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班杜拉认为,要让学生努力学习,不仅要让他知道学习与成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他具备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对身边榜样的观察。
(2)过去的榜样
(3)和自己差不多的榜样
偶像是什么?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构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而偶像明星往往就是其标志。偶像崇拜表达的是人生追求目标的具象化。
三、人际关系与学生管理
1.人际关系的心理法则
中国人做事的时候先进行关系定位,然后根据亲疏远近决定做事的原则。换言之,中国人对生人较冷漠,对亲人较热情。所以,管理学生的一个策略是拉近关系之后,再实施影响。
生人关系主要依据的是公平法则。
亲人关系主要依据的是需求法则。
熟人关系主要依据的是人情法则。
互惠原理:受人恩惠就要回报。人们一般认为,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就是有来有往。
我们看到,通过互惠原理,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或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先施予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
如果说,有的学生因为“哥们义气”犯了错误,令人惋惜,就对青少年这种重情义、讲义气的心理状态,大加批驳的话,那未免有失片面;其实,青少年的这种对人际交往关系中情意的重视也能成为我们教育影响学生的心理资源。
2.教师的第六种武器:人情
(1)给你面子,欠我人情
拒绝—退让策略
假定想要人同意你的某个请求,一个增加胜算的办法是,先提出一个比较大的,对方极可能会拒绝的请求。然后,再提出那个小一些的,你真正感兴趣的请求。因为根据互惠原理,你在要求的大小上做出了退让,对方婴儿更可能妥协答应你真正的要求。
(2)拉近关系,实施影响
其一是行动上,多进行私下交流。
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要点在于,不是在课堂上、学校内如何谆谆教诲,而是应该在“学习之外的时空,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与学生发生互动”,这样才能更容易拉近彼此关系。
其二是在政策上,多占据私人时空。
乡村俱乐部式领导:管理方格理论提出的一种领导类型,这种领导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他们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得以放松,感受友谊与快乐的环境,但对协同努力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并不热心。
第七章 学生管理的行为策略
一、强化理论与管理策略
1.行为的心理法则
强化: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2.教师的第七种武器:强化
很简单,对于一些好的行为,我们分析一下学生因此得到了什么好处,加强之;对于一些问题行为,我们分析一下学生因此得到了什么好处,削减之,这就是斯金纳强化理论的最基本的应用。
“课堂小丑”这样的学生总是到处逗乐,故意表现得很傻,以得到老师或同学的注意。
一是不论这个学生如何搞怪,教师不要看他,冷处理,目光不能与他交流。
二是与此同时,教师要说一些事,把其他同学的目光吸引过来,让其他同学也不要关注他。
三是走近他,以身体语言来表达对他的不满,但同时不与其进行目光接触。
四是表扬他身边遵守纪律的同学。
疑问:有没有具体的成功案例?因为这种学生会反反复复地寻求过度关注,忽视他这招没啥效果,他会一直寻求关注到你批评他,关注他,牺牲课堂正常授课的效率为止,然后下次还是继续。
二、“拿什么表扬你,我的学生?”
强化物的选择:表扬是一种对学生的积极强化。教师在选择表扬学生的时候,强化物可以从物质性强化、社会性强化、活动性强化、象征性强化、代币性强化等多种强化物中进行选择,避免表扬形式太单一。
疑问:有没有必要在学校的代币强化体系之外坚持一套班级学科的强化体系?比如星光灿烂抽奖?如果不用额外的代币,如何对同一个贴纸进行两次兑换?要不然就利用行知币?
三、表扬的时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强化时机的选择:从强化效果而言,固定时距强化<变动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动比率强化。
效果最好的是变动比率强化,通俗点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最有效。
一个有效的表扬应该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如此的感觉:只要我认真去做,就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的,但老师什么时候表扬我,以什么方式表扬我,表扬的强度如何,我不知道。
四、影响策略的综合运用
1.转变后进生的“套餐”
(1)寻找共同点,先跟后带
核心在于理解,让学生明白,我理解、认同你,我们有一个交流的基础。
(2)培养自尊心,先扬后抑
核心在于赞美,通过赞美,让学生找回自信和自尊,然后再指出其错误问题。这里涉及的是我们谈到过的教师的第一种武器——赞美。
(3)逐级提要求,先小后大
核心在于承诺,大转变从小要求开始,转变学生要从学生答应转变开始,这也就是我们谈到过的教师的第二种武器:承诺。
(4)多元化鼓励,先远后近
核心在于强化,对学生的强化内容要多元化,强化物的安排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并逐渐向核心教育目标靠拢,这里涉及的是我们谈过的教师的第七种武器:强化。
(5)以活动引导,先情后理
核心在于情绪,利用情绪情感的规律,寻找并创造机会激活情绪,实施管理。这里涉及的是我们谈过的教师的第三种武器:“活动”和第四种武器“成功”。
(6)多关系保障,先拉后教
核心在于关系,利用人际的压力,去转化学生。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只要师生关系到位,便可做到“无招胜有招”,怎么说问题都不大,这里涉及的是我们谈过的教师的第五种武器:榜样,以及第六种武器:人情。
有时候,某些学生是教不好的。当教师,要承认自己的无能。
那种妄图改变所有学生的想法基本上是一种变态的想法,很多学生最终如何发展,教师是无能为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位教师都有失败,做教师要承认自己的无能。然而,这并不是说当教师就不必努力了,就可以放弃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了。作为一种职业,自然需要专业精神、敬业态度,该干的工作要干,但要承认,并不是所有学生的问题都能解决。这种心态,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也有利于工作出问题后的自我心理调试。
疑问:迟教授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教授,不与中小学生接触,是怎样积累到这些方法的?他是不是也需要教师们的教育叙事来做自己工作的分析素材和二手经验?下次我有教育叙事,可否发给他帮我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