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五开始,连着三天吃了春笋,先是学校里笋子烧肉和肚丝春笋汤,然后回来周六上街心心念念地记着买笋,回家笋子烧豆腐,今天香菇油焖笋。
总算把笋子吃了个饱!
记得小时候就爱吃笋子。从笋子上市一直吃到落市。刚上市的笋,特别鲜嫩,适合和豆腐烧,除了一点点油和盐,其它什么调料都不用,用老人的话说,眉毛都要鲜掉啦!
再往后,笋子一点点变老,适合和肉红烧,浓油赤酱,红润光亮,大块吃笋,很是痛快。
清明前,做一道河蚌咸肉竹笋汤,相当应景,咸肉是冬天腌制的,竹笋是跟着春天来的,冬春交接,就在这白瓷碗里的汤中了,如果起锅前放一把秧草,撒一点胡椒粉,真有点人生圆满的意思了。
比河蚌咸肉竹笋汤差一点的是猪肚笋子汤,猪肚也好吃,但鲜味到底不如河蚌。
记得小时候大人还喜欢把采回来的笋子分两截,下部的老些,和肉红烧。上部的笋尖,和韭菜素炒,“夜雨剪春韭”,早春的韭菜极其鲜美,再加上笋子,真是满满都是春天的味道。
现在,我又开始想念一道极具江南风味的菜——腌笃鲜。我不能说“这到底让我惦记着江南了”,我只能说江南的味道养大了我这个江南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