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1.我希望多做一些事:不仅仅是说明好教师必须克己、自省,还要试图去理解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影响他们更好或更糟的行为的种种动因。
2.我预感到,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沉迷于教育的外在价值——包括那无情且愚蠢的标准化测试——我深感其对教育的冲击。
3.我曾凭直觉预感,教育将更加痴迷与外在的价值,从而挤掉支持教师和学生内在价值所需要的空间。
4.拜瑞克和施耐德相信,人际关系中的“互信”是学校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却被忽略的因素。
5.人际关系的互信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一个教育者在自己的生活中“探索内心景观”的能力,凭此学习如何永葆信任之心,安然通过人生之旅中那遍布陷阱的险要地段。
作者真的是厉害,他在前言里陈述的问题在当今社会确实发生着,而且呈越来越厉害的趋势。这个社会越来越淡漠的就是信任,连课堂上会不会听课都不信任学生,需要“监控”,更不要说在其他方面相信学生了,到处都在要成绩,看表现,没有人问问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