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节、也是本章的最后一部分了。
通读下来,可以看出,作者的分析核心在于:
坚持成本永远要向前看。
所以,作者才会区分什么是:
-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还要区分入局前、入局后;其中
- 入局前,包括前期投资,也是直接成本;但是
- 入局后,只有随着产量变化的,才是直接成本了 —— 成本向前看,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对应地
- 上头成本,是投产后,不会随着产量变化而线性变换的投入,比如水电煤气,甚至有些费用不生产也会投入;而
- 上头成本的本质,是市场对于你的这个生意、经济业务体、经营单元,比如一家小食店,在售价减除掉直接成本之后,给你的,所以
- 如果你支付给管理人员的费用,约等于市场的平均水平,那是公允的;而如果差异过大,那是一方收割了另一方了
- 所以为什么很多时候要关注,谁赚固定(比如工资)、谁赚剩余(比如老板的“利润”),其中
- 赚固定的,那显然不是直接成本、就是有被收割的可能了,那么
- 所谓的鼓励价值创造,以奋斗者为本,就要鼓励风险共担、开疆拓土,而不是既要又要了
和开疆拓土有啥关系呢?作者之前提过,这上头成本的租值,其高低起伏:
除了需求变动与直接成本变动的因素外,主要是其他还未参与的可能竞争者的入局投资成本。
总之,作者这一章对于垄断的分析,是其成本观的自然延伸了。
总结:
垄断,不管自然不自然,是不应该从成本的角度看的。
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每个人都有他或她的比较成本优势,说每个人因而是个垄断者说了等于没说。
相应地,如果鼓励价值创造,应该鼓励识别并发挥比较成本优势、不要苛求公平,最终追求的就是别人赶不上的不公平,用华杉的话来说:
好的战略带来成本的“此消彼长”,“此消”是我们的成本越做越低,“彼长”是对手和我们竞争的成本越垒越高。
再看第二个:
其二是上苍有知,如果天赋成本是零,每个美丽的女人都可以是邓丽君。
说邓丽君是个垄断者因为她的天赋成本够低也是说了等于没有说。
我们还是以邓丽君的绝代风华来界定她的垄断本领吧。
什么意思?我想:
- 美丽不足以形成垄断
- 绝代风华来自于美丽 + 歌声
- 歌声来自于天赋,但是天赋这东西,是各个方面、各个方向也有的,比如老先生的破锣嗓也应该是天赋,所以
- 根源在于天赋的价值,是消费者定义价值,是心智模式、是心理学了
- 所以说来自于运气也罢,来自于心理也罢,都对,是不同的层面了
总之,垄断不要从成本去看、要从价值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