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难免经历低谷,失去信心和失望。
当你不快乐的时候,《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将会治愈你,改变你,给你成长的力量。
这是一本从1997年畅销至今的英国经典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书中将心理学知识巧妙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详细记录了10次心理咨询全过程,见证了蛤蟆先生的疗愈和改变。
蛤蟆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
有一天却变得郁郁寡欢,朋友们很关心他,决定带他去接受心理治疗。
于是蛤蟆便开始了探索内心之旅。
一、自愿改变
咨询师苍鹭告诉他“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
他同意了跟苍鹭合作,担起自己的责任。
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决定,这关系到蛤蟆的一生。
二、抑郁的原因
1、儿童自我状态
你是否会有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生活一团糟的想法,蛤蟆就是这样,他感觉自己像个笑话。
蛤蟆的想法从何而来?
原来真正让他受伤的是别人对待他的方式。
每个人都会来欺负他对他发火,把错误推到他身上,他还总是尽力安抚,让别人不生气。
他说“我就是什么都说得出口,只要能让别人不再对我生气、不再痛骂我就行。”
獾总是像他严厉的父亲一样批评他,羞辱他。蛤蟆感到很不快乐,很悲惨,很内疚,还感觉备受责难。
蛤蟆现在正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他的行为和感觉像个孩子一样。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包括我们在小时候有过的情感,这些情感逐渐演变成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入自身,影响我们的一生。
2、顺从行为
“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我们的一生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成年后很多行为都是童年时学来的。
父母总是固执地认定是非对错,而我们总是被迫同意他们的想法。
我们会想要取悦父母,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支持,也会做一些愚蠢的行为来博得他们的关注。
我们也会为了父母不那么生气而道歉,不管是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们弱小而无助,通常都得依赖父母,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
这些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顺从行为”
当蛤蟆理解了“儿童自我状态”和“顺从行为”的含义后,也就表示了他在学习的道路上站稳了脚跟,从此再也不会走回头路了。
3、父母自我状态
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和獾不同,他是判定了自己有罪,然后谴责自己。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苍鹭说
如何不再自我批判?
苍鹭说:“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咨询到这里,蛤蟆已经感觉好多了,比以前快乐了,精力也充沛许多。会开始划船,和朋友们共进午餐,敢拒绝獾(蛤蟆以前是绝对不敢反抗獾的),懂得倾听,看上去更友善,更平和了。
朋友们说他变化真大!
三、蛤蟆进入成人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只有在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
讲到这里,蛤蟆很不解,直接带他进入成人状态不是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为什么还要提问那么多?
苍鹭回答他:“其一,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你只能鼓励他们,就像我一直在鼓励你一样。但我没法强迫你,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要怎么做。
其二,我不知道你应该怎么做。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让你能自己找到答案。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协助你,但只有你自己能做决定。”
苍鹭用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解释了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我们只能从现在开始为自己负责,认识到我们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我们有力量改变自己。
四、蛤蟆的改变
长久以来,富足的生活削弱了他求职的动力,让他内心的力量和才智流失,变得绵软无力,好比一个运动员终止了训练。不过,如今他的感受全然不同了,当下他想做的就是去拼、去赢!
蛤蟆参加了河岸板球俱乐部的周年大会,会上一致同意由他再次担任俱乐部主席
与苍鹭的面谈让他反思了很多,他决定积极面对生活,确认目标,然后去实现目标。他开始仔细地规划未来,决定创业。
在最后一面谈中,蛤蟆说:“我们的关系像父母和孩子。我常常想依赖你,也总希望能从你口中听到一些睿智的话,能给我答案。”
但是结果是没有,但是这也让蛤蟆明白原来苍鹭总在引导他回答自己的问题,引导他进入“成人状态”。
在咨询过程里,蛤蟆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然后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从开始的郁郁寡欢,到现在的积极乐观。我跟着蛤蟆咨询了一次又一次,也懂得了真正的爱,应当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