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二部分别从阅读、写作、数学、自然等学科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作者一直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处理各种问题。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作者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作者问了三个问题:1.你是否曾因为老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2.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这三个问题如果让学龄孩子来回答,我估计很多人会回答否,因为他们现在根本就不喜欢阅读,手机现在是他们最好的朋友,现代家庭教育的模式:小点的拿手机看动画片,大点的拿手机玩游戏,已经很少见孩子们拿着纸质书籍在那静静地阅读了。回忆我们的小时候,因为科技不发达,所以小人书,童话故事,连环画一遍又一遍的看,致使我现在还坚信:郑渊洁笔下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是真实存在的,而他们也和罐头小人和睦相处……
书中还提到,现在孩子们阅读都是因为要完成任务,因为作业,因为考试要考……没有几个孩子的阅读是内心向往,是真心喜欢,的确如此,阅读没有了内驱力,干一件事是被强迫的,有几个人想过这样的生活。假期,翻出了自己很爱看的一部电视剧,当初就是因为喜欢,所以连同名小说一起买,看完电视剧后,觉得不过瘾,把小说拿出来,仔细的又翻了一遍,然后竟然又按章节的把电视剧看了一遍,还发现了很多小说的细节,电视剧竟然都体现了。不仅感概:备课也没见自己如此锲而不舍……又一想,整天上课前,要求学生们读课本,有几人做到了真正阅读,那还不都是在应付我,虽然教的科目是数学,可是学生不会阅读和不想阅读已经在影响后续的发展了,这一点,不仅得在以后教书上需注意,自己在备课的时候也得注意。
读56号阅读章时,正在感概作者的观点正确时,又刷到董宇辉的读书建议,他说,不要给孩子一本书,给他说,去读。而是把他拉到图书馆,让他去选喜欢的读物,不管是什么,先把兴趣培养起来……当然,我想家长们看见《十宗罪》修仙,成魔之类的应该是会制止的,但是我们的孩子们现在毕竟认知有限,所以我们的引导必须到位,喜欢修仙成魔的,就引导《山海经》,喜欢穿越的,就告诉他:历史学的不好,穿过去用处也不大……总之,兴趣才是一切的根本。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会阅读,不仅是将来的出题模式及课改的需要。会阅读的孩子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最难得的能力。十几年再见的大学老友,晚上闲聊。她说:你看,我们还是和当年一样,拿着一本书往床头一靠。才发现,还真是如此:一边看书,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这么多年,习惯没变,岁月依然静好。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而我也相信:热爱阅读的成人也会拥有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