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星期三,第三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第三天。
今天共有两个项目、三场比赛,分别是小报比赛和素养大赛二年级专场及四年级专场。
【“数学故事汇”活动周之小报比赛】
第三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之小报比赛由李高淼、朱姗姗、吴晗负责,于今天中午12:30在食堂举行。因为只面向三到六年级学生,所以选手人数明显要比昨天中午参加绘画比赛的人数要少。
在行间来回巡视,仔细端详选手们工作的状态及工作的成果,发现有如下几个突出的地方。
首先,因为已是第三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所以选手们领到画纸即投入工作。与绘画比赛不一样的是,选手们先将画纸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确定好哪些区域绘画,哪些区域写字,还有哪些区域是放置字母或者符号后,再开始由整体到局部逐个区域完成。
绘画也有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但是一定与小报的上述完成过程有所差异。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或许还不能看到本质,但是,仅从学生处理文字与图形,数字与符号的关系,就已经看出,有所不同。
其次,选手们工作时候的状态是紧张中透着笃定,笃定中又有些微的焦虑。“笃定”是因为从报名之日起,选手们就已经在参照前面两届的要求与做法,积极做着准备。杨雨泽上个周五,就带来一张自己设计和完成的样报,征求我的意见,还有更多没有机会跟我说、请我看的选手,也都在为能在比赛中完成能够代表自己水平,甚至是突破自己水平的作品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张子谦在小报上布置了几道数学问题,问起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答曰是受《小学生数学报》的启发。所以,“数学故事汇”活动周已经不仅仅是限时完成一幅作品,再打个分、评个奖那么简单,而是已经影响到孩子们日常的阅读,导引着孩子们日常的学习,此又是从活动出发,最终仍指向学生学习的“数学故事汇”活动周的价值所在。
那么,“焦虑”又源于什么呢?一是唯恐准备的内容,现场想不起来,影响比赛;二是代表班级参加比赛,精神上有些许压力。因为打心底里期望能够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给班级增光,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比赛的时候就会有正常的紧张情绪产生。
最后,我跟高淼说,看小选手们在本届比赛中的表现,明年我们需要调整画纸的规格,给选手们提供更大些的纸张,以便选手们在更大的平面上挥洒笔墨,放飞想象,表达数学。
家长评委们与选手们同时到达比赛地点,观察选手现场设计小报,待选手们全部完成后,再逐份认真阅读和评分。
从活动周的第二天起,每天5位家长评委皆都准时到场,参与活动,为“数学故事汇”活动周所有比赛都能当天公示比赛结果、隔天早晨都能举行颁奖做出了充分的努力,提供了基础的保障,在此再次表示感谢!
【“数学故事汇”活动周之素养大赛二年级专场、四年级专场】
“数学故事汇”活动周之素养大赛二年级专场由杨蕊蕊主持。蕊蕊是第二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之素养大赛的指定主持人,经过一届活动数场比赛的锻炼,本届再来担任主持,明显已是游刃有余。无论是主持的台风,还是主持的声音,都让人看着、听着特别舒服。这是不是“数学故事汇”活动周带给年轻小伙伴们的成长呢?答案自然毋庸置疑。
四年级专场是所有年级素养大赛的最后一场,由四年级1班赵毓涵主持。这是一个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担纲主持的小主播,故风格辛辣老到,甚至丝毫不亚于老师们的主持。如果要找本场比赛的亮点,这应该堪称一个。
另外还有什么呢?那就是本场比赛,有个别代表队得分遥遥领先,有个别选手抢答快、答题快、答题准,素养好。比如,四年级2班的曹天悦就是这些选手中的佼佼者,四年级3班的施寓然也可从其现场表现中看出是一个数学素养很棒的孩子。
到今天为止,“数学故事汇”活动周之素养大赛已经全部结束,明天还有一场数学故事创编比赛,下周还有一场专门面向五年级同学的数学故事写作讲座……活动一场接着一场,老师要比平常更加辛苦,但是孩子要比平常更加开心和兴奋。有此足矣,是不是?
“数学故事汇”活动周对于所有数学老师而言,是一次服务,也潜藏着成长;对于所有学生而言,是一次亲密接触,意味着对数学有更多了解,也意味着学生发展有更多契机和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