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此节内容与之前的现象展示(十八节中的“水”与十九节中的“禽兽”)非常相似,只是此节直接列举了五大上古贤王的事迹,彰显出一种区别于“君子耻之”与“君子取之”的态度(也可理解为禹之恶旨酒是为君子耻之;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是为君子取之)。
说明(写作手法):此节内容不再把五大贤王的事迹逐一展开赏析,大家若对古史感兴趣,不妨自己动手感受他们的时代(国学的基础是史学,换言之:国学一定是史学,而史学不一定是国学)。
说明2:从原文看,周公对先王的兼学与实践占用了较大的篇幅,且详细地说明了周公效仿先王的整个过程,但,对于深知夏商周史实的人们,难免会觉得又可能是老生常谈的事了。所以,在此节赏析中,不仅不会提及任何一位先王的事迹,且与当时的年代毫无关系。
赏析1:若像说明2中的那样,就需要借用十九节中的人与禽兽的立场,以及使人类回归于十二节中“赤子之心”近乎于完满的状态:即,人类在婴孩时期(没有任何自我意识形态与认知偏向性的时候),如何开始选择走上人类的立场(道路)而并非禽兽之路呢?换言之,当婴孩成长起来后,拥有自身的意识形态与认知偏向性后,他们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与判断呢?
答案很简单,让孩子们从小跟着大人们学习做一些人类日常当中必须完成的事情(好比周公对上古贤王的学习);稍大时,大人们应该在圣贤的言论中找到一些此时孩子们能够接受的人生哲理(对孩子们言传身教),开始对孩子日后自己去理解这些做人的道理坐下铺垫;随后,当孩子们有足够自我认知能力的时候,大人们可引导孩子们碰触这些历史典籍,让孩子们有机会亲历古之圣贤的一切(这一切,即是完全意义上符合“人类”立场的一切),为日后的人类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赏析2:看似赏析1中的所有仅仅只是在摆明区别于一般人的生活状态而已,其实不然,给予孩子们以无比接近(向圣贤学习)人类立场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他们日后能过上属于人类的生活,更是在孩子们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时候,给他们穿衣戴帽。换言之,这样的做法是在孩子们拥有自身的“善恶”、“是非”、“对错”、“美丑”等观念之前,让孩子们拥有根深蒂固的认知雏形(什么是善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正确的),使得孩子在日后必须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有标准可循——与从小所学得的古之圣贤的品性、德操相似的,即为正面的;与之相违背、离弃的,即为负面的。
引申1:人们会选择错误的路径(甚至达到禽兽立场)前行,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意的(甚至是无法自识的),而是在左右50%的几率中像赌博一样输给了这一半的几率。换言之,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判断是非,判断对错,他们没有相反相成之物的判断标准。而,这判断标准其实就在已经亡故的同为人(一生都以人类立场生活的人(这里指代圣贤))的故去事迹中,他们认为是错误的,即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是善意的,即是善意的……所以,向古之圣贤学习的意义至少在于你也能像他们一样在这生死轮回中至始至终都以人类的身份存活。
引申2:反观此节内容,能够算作一种奠定自身立场的入门:你是追寻着“禹、汤、文王、武王、周公”的步伐寻求人生真理呢?还是遗忘他们的存在,随世代沉浮?亦或是违背他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禽兽”?此三者,都仅仅在于一念之差,而,结局却大相径庭。
引申3:很多人会觉得自身并没有刻意的去向哪个贤王或是圣王学习,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的确确能够做到很多圣贤所倡导的事情或是圣贤自身所为之事,这是因为,本在天赋(与生俱来的感念,说明了自己的血液中真真实实的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记忆(基因))里或是幼时的受教中,在长辈、老师、朋友的相互影响中,早已潜移默化的奠定了只属于人类的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