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9日接到任务,要在26号的新教师培训中分享我个人关于备课的一个心路历程。当时确实比较蒙,不知道分享什么,怎么分享。
在一稿打磨中,刘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刘老师建议我从个人特色入手谈谈入职前期是怎么备课的,包括从我下载教案,为什么下载这些教案,依据是什么。还有在教案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但是我觉得我在分享时分享的不够系统,PPT展示的素材太少了。还是我平时积累总结的不够,我觉得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有意识的分类总结下问题教案,问题是什么,怎么改进。在周更反思中也可以写进去,反思的素材也多了。
在二稿打磨时,我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总结、体会的话术。当时也和刘老师讲到我目前正着手准备手写教案的事情,刘老师就建议我以这个行动作为关于如何备课的一个行动体会。
在说到教参时,我重点阐述的是教参的重要性。其他老师在分享时,也讲到了教参中有些内容也是不适合的,要辩证的看。这是我在思考时漏掉的部分,以后再做分享,我应该讲的更全面些。
今天的分享让我记住了,我们是手写教案,不是手抄教案。而且备好一节课是基本,是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我们不能辜负第一次上这节课内容的学生,学生的时间过了就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