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读书内容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我们不能小看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特别是有价值的错误。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充分的利用好课堂上有价值的错误。
我们平常怕学生犯错。所以会阻止学生犯错。那么没有错误的课堂是教师用权威来霸占教学时空的课堂;是教师太照顾优秀学生很少关注后进生,没有给他们应该有的表现机会的课堂;没有错误的课堂是教师过度呵护学生给予他们太多台阶和铺垫以至于让学生失去犯错的机会,也因此缺乏应有学习经历或知识历练的课堂。这样的无错之课有违课堂公平,有悖教学伦理;而且止于初学浅尝,远离深度学习;惯于规行矩步,泯灭创造可能。所以被称之为错课。但是也不能说。那能不能识有错之课是对课呢?也不一定。因为我们要看错的内在品质如何?有错之课是不是对课还取决于教师有着怎样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所以教师应该从错误中学教。
我们要鼓励学生认真的犯值得犯的错。作为教师,该怎么样鼓励学生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教师要有容错的姿态,有犯错的表示;其次不轻易判错,要留有谈判的空间;第三,更多眷顾错者,无妨错误优先。在课堂上真的出现了错,我们又该怎么办?首先,究错:要追本溯源,探求、弄清、揭明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相应的思路与过程;然后是纠错:这是人们寻常的待错态度,化错的方法;最后要救错:指一些错误中含有一定乃至较大的价值,我们应该把它打捞起来,让它起死回生。我们还应该要能够救于错,就是从错误中救出更大的价值;还要理解错误,并且从错误中悟出错理。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错误也是对之母,学生会在错误中感悟、收获、成长。只要错得好,我们就要用好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