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是焦虑型的家长,如何做一个不焦虑的父母,就和樊登老师一起学习,帮助父母找到与孩子的正确相处之道,减少教育焦虑。
孩子是个生命体,生命体的特征是复杂的。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和父母有博弈的情况,如果父母赢了,可能就是一个“悲剧”。如果孩子赢了,就是一个“喜剧”。所以这个过程如果父母焦虑感过度就会给孩子和自己带来很大压力。其实,用焦虑的手段达到目的是不对的。因为人的成长是复杂体系,孩子是一颗树,她要长大。如果你教孩子很累,那说明你的方法不对。内在的动力调动起来的,孩子就可以发挥更多的潜能。我们应该用随机性,爬山算法来对待孩子。和随机性共舞,家长就会轻松很多,拥抱随机性才是是最重要的人生智慧。
如何培养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这里樊登老师给了我们所需要的三根支柱。
一、无条件的爱
不要威胁、不要交换;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大人看;表扬孩子后,不要说“但是”。
推荐的书《自卑与超越》、《被忽视的孩子》。
这里强调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其中归属感就是无条件的爱。不要用威胁、恐吓和交换。10岁之前对待孩子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那么在14岁以后就会收获一个叛逆的青春期。你对待他的方法,他以后就会用你对待他的方法对待你。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错,那么原件就有错。所以,孩子有问题了,父母先先自己身上有哪些问题,而不是责备孩子。孩子做错了事,批评之前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原因是要说给他听,纠正他的行为,是为了爱他,而不是责备他。
父母做到两点:不要威胁不要交换,把孩子当成大人尊重他,任何奖励不要附加条件。首先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一个权力,要和他统一价值观,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探索世界。在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他才有能力爱别人和别人分享。
二、价值感
每个孩子都是愿意得到帮助的,都有帮助别人的潜力;我们要寻找孩子的亮点,而不是挑孩子的毛病;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紧密关系的时候。
推荐的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解码青春期》、《不管教的勇气》。
培养孩子从小就要有价值感,就是简单体系靠复杂的手段推进,复杂体系靠简单的规则驱动。比如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是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时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从小的情感引导,父母在3岁之前要教会孩子情感类的词汇,真正最有价值的词汇。尊重、分享、宽容、自律、耐心这些词,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就指出来。情感引导的方法:当孩子表现出“耐心、爱、友谊、自律、宽松”等行为时,告诉孩子,孩子的好行为就会固定下来。
举个例子:迟到这件事,有的孩子始终都改变不了,如何做?比如:孩子到其他小朋友家去玩,他会说爸爸快走,不要迟到了。这时候你要和孩子说:“你身上一个好的习惯爸爸很欣赏,就是不迟到,就是尊重他人,爸爸很高兴。”这时候的表扬他的自尊水平就提高了,又学会了一项技能,对于自律性也加强了。当孩子没有自律性时,他的行为是被父母掌控。对于学习,如果你盯着他,这样让孩子认为他是不自由的,是为父母学习的,要让孩子见世面,一个有价值感的孩子,不会有荒废感。
父母要让孩子感到他有能力管好自己的生活,有自律性,内在有动力。只有自己爱自己了,才不会荒废人生,如果认为自己是个糟糕的人,孩子就会打击自己的自尊水平。让你的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爱上学习,也是自己的事情。多看些传记,让孩子从小培养目标。
推荐书籍:《达芬奇传》《爱因斯坦传》。
三、终身成长的心态,是所有美德背后的美德。
一个固定性心态的人,就是要证明自己给别人看,这样过的很累,很怕挑战,容易僵化在一个思维里。那么如何培养一个成长型心态的孩子?就是让孩子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坚持、耐心,做每件事的过程都是很棒的。
推荐的书籍《终身成长》《逆商》。
把孩子培养有爱的、有价值感、一个终身成长型心态的人,在这三件事上下功夫就会收获很多,家长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提升改变,孩子都会感受到。管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不快乐,那肯定是教养孩子的方法错了。真正需要学习的是父母,输入端有微小的调整,输出端就会有很大的改变。父母的认知水平,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网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孩子玩手机、看电视成瘾?
樊登老师的回答是:有成瘾性人格,是因为安全感的缺失。那是因为家里没有孩子的偶像,偶像最好是一位男性。整天对这些成瘾,没有安全感,就会找电视、游戏来交流。所以父母要从爱入手,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起做非屏幕的活动,比如:运动(我非常推荐)。
推荐的书籍《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更多的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