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读张祖庆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书中这样描述张老师听课的:
“我像粉丝追踪偶像一样,锁定这三位名师(支玉恒、于永正、贾志敏)的课。凡是有他们参与的教学观摩活动,无论公费还是自费,只要财力和脚力足够,我几乎一场不落。
“听了课,不过瘾。我又找来这几位名师的教学实录,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遍又一遍地摘抄。每一节课都抄过至少一遍。有的课,我甚至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抄实录,不过瘾。于是找来录像细细研究。研究实录或录像,我有两个绝招。
“一是微格研究。从“导课艺术”“问题设计”“理答技巧”“朗读指导”“课堂激励”“读写结合”“结课艺术”等维度,归类研究,提取策略。
“二是还原研究。试着将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设计”的边上,写出“设计意图”。就这样,实录——设计——理念。一步一步逼近名师教学设计的内核……”
读到这里,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上了二十多年的课了,也上了不少公开课,却总感觉上不了精彩的课了。
想想自己是怎样上课、听课的呢?
教书的前12年,几乎没听过全国名师的课,最好的课也就是去赣州市里听过一两次,更多的只是听县里骨干教师的课。直到我调离一小,来到五小,有了一次去杭州听“千课万人”的课,第一次见王崧舟、窦桂梅、薛瑞萍。那一次每天7点多就来到现场占最好的位置,中午不回宾馆,从早听到晚上,一点也不觉得累。头脑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风暴。
后来,去了珠海、中山、南京等地听名师的课,接触到了刘才军、何捷等名师的课。
但是,听课的时候热血沸腾,回来过几天又偃旗息鼓了,没有反思,没有回味,头脑中留下的只是那几个名师的名字,更多一点的是他们上课时的激情的样子,但是至于为什么这样上,背后是怎样的理论支撑,自己没有研究。王崧舟、于永正的书倒是买过几本,也没有像样的读过。
到了自己上公开课时,先是读教参,再到网上搜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实录等,最后自己写教案,反复试教。
自己为什么上不好课,原因很明显了。
一是没有大量的阅读垫底。几本像样的名师实录、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都没有读过,头脑一片空白,全凭自己的“天赋”上课,可惜这天赋又不好,怎么可能上好课呢?
二是名师的课也没有听多少,即使听了几节,没有反思,没有深入研究,更谈不上模仿,创造。也就是什么是好课,心中也不明白,没有一个清晰的印像,如何能上出自己、别人都满意的课来。
这两点像重锤一样压在我的心上,惭愧呀,教了二十几年书了,一直还被称为“名师”,自己都觉得脸红。自己的学习如此的不到位,如何成就学生?
只能拿早上读到的那篇文章《自我批判》来安慰自己,“只有认真地自我批判,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先进和优化自己,才能真正塑造自己的未来。”这是任正非在公司发展最繁荣的时候,警醒自己与所有员工的。
自己发展得还远远不够的时候,更需要这种自我批判精神!
上好课的路,还要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