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打卡日期:2月18日
阅读内容:《大概念教学》之“单元设计的迭代逻辑”
金句:每一阶段的大概念要与学生拥有的具体经验相关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需要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因素,思考也应该越来越细致。
驱动问题: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设计总体来说遵循的是迭代逻辑,什么是迭代逻辑?迭代逻辑“变”与“不变”的是什么?
感受:
一、什么是迭代逻辑?
迭代逻辑是指不断重复、反馈和提升的过程,呈现螺旋上升的形态。具体到大概念教学中,就是指不断通过具体案例来加深对大概念的认识。先整体学习,再通过案例(不同的情境)加深理解,迁移运用。
二、迭代逻辑的“变”与“不变”
(一)迭代逻辑的“不变”
1.迭代逻辑之所以能产生迭代,就是要围绕“不变”螺旋上升,不变的是大概念及其衍生的本质问题和关键挑战。
①大概念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本质问题和关键挑战会反复出现。
②本质问题是与大概念相配套的,是指围绕大概念展开的、值得被持续探讨的问题。大概念指向教师,本质问题指向学生。 ③关键挑战是指素养所对应的核心任务,一般会在不同情境中反复出现。关键挑战也要在理解大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因此它也与大概念相对应。关键挑战不变,只不过承载关键挑战的问题情境有所不同。我们通过大概念把不同的内容、情境和案例联结起来,让学生解决一个个情境中的问题。
2.迭代是不断进行归纳和演绎的开放过程,对大概念的理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深的,是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协同思维。一方面,迭代的作用机制是思维的双向运动,另一方面,迭代的形态是开放的,即不断打破和拓宽既有的理解。
(二)迭代逻辑的“变”
1.认知的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结构化。根据能力、思维操作、一致性与收敛、结构四个方面的不同将认知划分了五种水平,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这五种结构用造房子来比喻。前结构水平具有一堆造房子的材料,但材料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也就是说学习者往往没有进行归纳和演绎的活动,因此也没有在具体和抽象之间建立关联;单点结构水平是材料之间开始有关联,但是关联较为单一,也就是说学习者尝试进行了归纳和演绎,但往往想到的维度和方面比较单一;多点结构水平是材料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多,但房子依然没有成形,也就是说学习者进行了归纳和演绎,想到多个维度和方面,但各点之间可能有冲突;关联结构水平是一个飞跃,搭建起了房子的主框架,把材料组织起来了,也就是说学习者通过归纳和演绎能协调、统整多个维度与方面的关系,达成一致性;最后是抽象拓展结构水平,不仅房子造好了,并且还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学习者能跳出既有框架,进行更大范围的演绎,归纳出更高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概念网络。
2.大概念的学习进阶。学习进阶理论划分为五个阶段:描述→表征→联系→预测→整合(经验→映射→关联→系统→整合)。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的过程是“联结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概念,提供案例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大概念,并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应用大概念”。
3.三种“变”:知能水平、抽象程度、扶放程度。
以“想象”为例:
根据进阶理论,大概念的迭代逻辑也有“三变”,即智能水平、抽象程度和扶入程度。
①首先“变”的是智能水平。大概念不变,但是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所理解的大概念也会有区别,学生能达到的成就水平也不同。如“想象”,在不同年级,不同单元,学生所理解的“想象”是不同的,所达到的“想象”水平也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才激发学生去学习,去探究,去理解,最终达到理解的水平。
②其次“变”的是抽象程度。大概念不变,但抽象程度不同。以“想象”这一主题的大概念学习进阶为例,一方面体现出学生的知能支持不同,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大,学生关于“想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丰富;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学生对“想象”的抽象程度也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大而发生变化,年级越高,抽象程度越高。
③其三,“变”的是扶放程度。大概念不变,但是提供的支架或脚手架不同,或者是说扶放程度不同。越到高年级,扶的程度越小,放的程度越大,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对“想象”理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透彻的过程,也是其素养越来越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