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养正】的老师们发扬优良教学传统,现已为太乙桩新学员们开设每周二和周五的辅导直播课,旨在为新学员们进一步辅导站桩中的要领和心法,特别是打破思维障碍。这是当期学员们的福利。
3月31日上午,王Jianbo老师主持了太乙桩12期的第2场辅导课.
直播中,王老师耐心劝诫大家,站桩要先从自己身心当下容易松静的姿态入手,慢慢蓄养自己的正气。
多次强调了“慢慢来”三字,莫强求,莫有执念,耐心诠释《桩法一得》书中关于初学者为何不能放松的原因,指出太乙桩也要遵循静、养、再慢慢讲究标准姿势这个过程。之后,又和桩友们答疑解惑。
这是一次全面细致、又不失深度的站桩心法和功法指导课,值得反复观看和领悟。
温故而知新。重复是学习之母、精进之道。
现将直播的主要内容做一梳理和归纳,这也是深度学习和自我督促。其中的精彩观点也被提炼出来
一、古语和精彩观点
1. 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2.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3.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4. 送大家六个词:自然、过程、接纳、坚持、规矩、开活。
5. 放松带来的是自然的呈现,标准姿势带来的就是紧张。
6. “慢慢来”这三个字,包含着练功中非常深刻的道理。
7. 先松和静下来,把气养起来,之后再挖掘桩法中的细节。
8. 如果你太乙桩暂时姿势不到位的话,就回到独立守神的状态。
9. 头脑不归零,就会带着观念来,头脑中先有一个框架,被它限制住。
10. 接纳每一个当下的自己,人是动态变化的,不要以现在的表现就否定自己,只要慢慢坚持练,就会有改善。
11. 当身体某一部位痛了,往往人就会紧张,心烦意乱。
正确的做法是,先接纳这个痛,再观察痛点,在它的上下区域寻找可以放松之处,经过调整后,发现痛就消失了。这是两种不同的应对“痛”的方式。
12. 只要耐心磨练,没有人不适合站桩,只是气血不足,意念和方法不到位。
1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4.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15. 站桩,站的不只是一个姿势,要练内功,向内探索。
16. 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
17. 站桩是对身体整体的调整,若气不足就补气,有不通的地方就疏通。
18. 站桩是以修心为主,把心放大,气脉才宽广。
19. 如果直接按莫子老师的姿势来练,而你长养的气还没有被调动的气多,就会身体紧张,把气调到了上焦,就会出现血压升高、睡眠不好等问题。
总之,你还没有调动气机的资本,所以慢慢来。
20. “关窍”一词的意思是,过不去的就是关,过得去的就是窍。
21. 有心练,无心求,坚持练习,就会蓄养我们的正气和能量,不求而自得。
22. 超出你能力之外的求,就是不基于当下状况的一种求。
23. 有能力的人,可以讲究标准姿势,使用养起来的气;还没有能力的人,就去养气,此时不强求姿势。
24. 切不可对老师的话断章取义。
25.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26. 练功不求功,功在其中。
27. 功到自然成。功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28. 脾有邪气,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气,其气留于两腘。身体的关节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也是蓄养正气的关键之处。
二、两大关窍和几个细节讲解
1. 虚灵顶劲。
用后大椎找衣领,注意肩背的放松,因为各部位不是单独存在。同时下巴微收,百会上领。
注意,不要过分使劲上顶,否则容易紧张,把身体的气机带动起来,引起某些不适。只要有微微的伸拉感即可。
2. 松腰坐胯。
像莫子老师带功视频一样,好像尾闾有小蜜蜂往下扎。
其实就是双手扶胯,带动骨盆的运动,此时手也会随之有动。在两脚内侧平行之下,大腿有微微内裹的感觉。
注意:腰背臀也要横向松开,上身不要挺胯后仰,也不要前趴。当姿势到位之后,会阴是松开的。
3. 站姿。
(1)手位放低一点。
(2)要去练习坐高凳。
(3)脚:两脚打开后是自然姿势,不要太宽,调整能放松和静下来的姿势即可。在这个姿势上慢慢长养正气。
4. 精微动作的说明。
(1)尾闾内卷。
(2)提肛。
(3)敛臀。
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是靠主动做动作来达到,而是在放松的前提下,在松腰坐胯到位后,自然呈现出的一种状态。
三、答疑解惑
1. 腿关节疲劳,不舒服?
答:关节只是一个结构。若你之前有过硬性损伤,那你是知道的,肯定会痛,因为不通则痛。如果之前没有损伤,就按照要领去做,把臀部放松、大腿微内裹,在调整都放松之后,膝盖不受力,慢慢痛会缓解,需要静心去体认。
2. 脖子两侧酸痛,我就做虚灵顶劲?
答:同时肩颈要放松。
3. 前面的无极桩为何没有口令?
答:课程这样安排肯定是有道理的。口令对多数人来说就是拐杖,但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拐杖用到一定时间,自己能力强了,时要丢掉的。现在练的就是慢慢丢掉。当你听口令时,毕竟它是一个外援。我们要向内探索。
4. 我呼吸不畅,感觉很紧?
答:应该回到自己最放松是姿势,不断调整,找到了才是自己的姿势。
5. 涌泉穴要空吗?
答:先做到松吧。因为一空,脚趾就会平面抓地造成紧张。放松后就是脚趾自然平铺,抓在地上,然后再慢慢空。
6. 为了大腿外撑,脚内侧就要微微离地,行吗?
答:不外撑。当两脚内侧平行,大腿向下的力导致微微内裹。
7. 太乙桩中,上臂离两肋多远?
答:腋下留出半个拳头就行,是虚的状态。
8. 松尾闾会用力很紧,不是放松?
答:卷尾闾一词误导了很多人,不是用力卷,而是放松。
9. 双腿外撑内夹,如何感觉?
答:只要松腰坐胯到位了,自然就是外撑内夹了。我们没有教这个单独动作练习,而是精微动作到位时的状态。
10. 意念守哪里?
答:从头到脚去体认放松。如果都放松到位了,可微守下丹田。
11. 手臂酸麻僵,如何调理?
答:桩中活动一下。
12. 静心守神,守在哪里?
答:跟着口令走,口令说放松哪里,意念就到哪里,然后放松。
13. 越站越低,对吗?
答:不大对呀。按我说得去做,脚底平铺放松,脚掌和脚跟都踩实了,这时候身体就有了支撑,就是后面讲到的委中大筋自然挺起。
14. 没有口令时,意守中下丹田可以吗?
答:还是要松。松完了,就似守非守下丹田。
15. 收功后,最大感受是膝盖下半部僵硬?
答:气不足,放松不够。
因为腿脚离心脏最远,当年龄大,气血不足时,气血会向心性收缩,优先保护重要的脏器,以维持我们的生命。我们做的就是慢慢来长养气血,再去滋养全身。
16. 练完后,脚跟很累?
答:多走动,因为肾气不足。
四、我的收获和行动
1. 强化了对“慢慢来”三字深度和广度的理解。
“慢慢来”一词比较抽象,包含深刻的道理,以及具象化的很多方面。
比如,不执着不追求(也非常抽象,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而无知无觉),对姿势不严苛,尊重每一个当下的自己;循序渐进,次第有序练习,不越级,不求功。
在练功时间上灵活掌握,有空就多站几次,无闲就少站一会儿;在心态上保持平和,平常心对待练功,不急不躁,更不攀缘;保持恒心,一念至诚,笃信不疑,笃行不怠。
以慢为快,笃行致远。
2. 明确了以自己当下身体能松静为起点的站姿。
不追求标准姿势,不与别人比较,尊重、正视和接纳自己当下的身体素质,依靠时间的沉淀和加持,以时间换空间,蓄养自己的“源头活水”,保持耐力和耐心,持之以恒。
3. 继续保持每日练功和反思。
保持日日功的习惯,边学边练,在学中悟,在练中悟,不断提高悟性,注重锻炼知觉力和察觉力,努力开启和提升智慧,身心修炼永远在路上。
最后,以王老师最激励人的一句话结尾:
人活得就是一团气。
当年龄大了,气不足了,就会手腿脚不灵便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让气再长养起来,去滋养我们五脏六腑。
只要气养起来,就会感觉回到年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