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梁晟斌:“最近比较烦”》,学习梁老师如何在解决教育问题中的前进历程,感受梁老师对于犯难的事情想办法解决的行动力。
我每次遇到高中老师,就格外好奇,毕竟我们面临的学生年龄特征相似的,尤其是理科学科教师,总感觉干货会更多一些,给到相通的理论研究部分内容会多一些。
基于问题的探究,这篇教育叙事就是如此的,梁老师是一位87年的上海大同中学科技总辅导员,高中化学教师。
看到梁老师先后开发多种跨学科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指导超过100名学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比赛等活动中获奖。
感叹多种可能的人生。毕竟做得好才能写得好,想得充分才能表达顺畅自如。
尤其是看到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需要别的学科时候,联系物理、生物、信息、艺术学科的教师指导,建立一个导师队伍。哪怕是需要实验设备、仪器,会联系大学的科技实践点。就这一句话的指向,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做出来的,不是说一句具体的困难就结束的。
当然梁老师让高中学生通过体验实验方式,获得科学研究的成就感,了解到科学研究的复杂、困难与失败。了解真实的研究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感受理论转化为课题成果的变化。
学生对研究型学习的期待,实验研究检验理论,那么数学中看到的试验是怎忙回事儿呢?
那么回到数学学科上来,我就想到实验和试验的区别。最近正在学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尤其是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的过程中,学习路径是先学习数字特征,然后是伯努利试验中重复出现的过程,当然教材中有期望的证明公式,学生连看懂都难以实现,更不用说符号证明过程了,我计划今天让学生体验严谨的证明过程,不是为了会做题套公式的运算。真正理解公式的证明过程更有说服力。
生活中的举例问题。正是启发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环节。
当然梁老师的研究过程是需要注意的,学校开发“CIE课程”,然后邀请同济大学教授指导,学生在参与课题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完整的研究过程,兴趣被激发。
就像梁老师提到的一样,创新没有一劳永逸的模板,能够想出来的点子去检验。遇到的问题想办法尝试,我们在做本职工作的过程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实现专业化成长的每一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