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见小玉,文文静静地站在咨询室门口,眼神很是飘渺。
小玉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最开始的时候都蛮积极主动的,可当关系进行到一定程度,她就会停住,开始退缩,也不大喜欢对方的靠近,甚至会想方设法退出那段关系。
小玉一方面觉得没有谁能一如既往地对她好;另一方面执拗地想找一个能够无条件爱她的人,可惜一直都没找到。
“感情都会变的,你看他们最终都还是离开我了。”述说的小玉泪光盈盈,“之前再多疼爱再多呵护,最终,不也都消逝无踪了。
“谁会对一个毫无血缘牵连的人好到底呢?连亲人都做不到的,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既然都要失去,那不如一开始就没有念想,没了念想,主动离去的苦也会淡一点。”
经了解,27岁的她,父母在她幼年时候离异,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个继母。
继母对她挺好的。
只是父亲跑运输,继母跟车,两人常年不在家。小玉上了初中前,经常是这个叔叔家住两天,那个小姨家住两天。
更多的时候,是回爷爷奶奶家。因此,她对爷爷奶奶有着深深的关心和心疼,但是当爷爷奶奶对她好的时候,她却又会惊惶地推开他们。
“爷爷奶奶,说是很疼我,可是又能陪我多久呢?
父母在物质上从来不曾亏待过小玉,但小玉说那不是她要的。她特别介怀的是父亲和继母的不辞而别----
“每次他们就回来三五天,很多时候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消失了。放学回家后,看着空空的房间,那种感觉真的很荒芜。”
2
常有人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族的事。”
但其实,爱情还真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成长的烙印。
这个烙印会在亲密关系中呈现,并会在亲密关系中成几何级地放大,影响着亲密关系。
这个烙印呢,是她早年形成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源自于Rowlby和mary Ainsworth的依恋理论。他们提出童年早期的真实关系才是塑造我们的基础,并把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回避型、矛盾型、混乱型三种。
已经形成的依恋模型对个体有着长期的影响。后来有学者证实了亲密关系和依恋类型关联密切。
小玉因为家庭的原因,渴望温暖的感情,所以一开始她会积极主动寻求,一旦关系形成,她却因为害怕亲密关系的丧失,就选择拒绝对方进入她生命的深处。
按她的话来说,没有那么深的交集,失去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痛苦。
在这过程中,小玉是很焦虑很矛盾的。因为她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亲密关系。
当她推开对方时,对方真的如她所愿离开。她会觉得很痛苦,因为她的预言实现了----最终没有人会留下陪她的,她终究是孤单的;
当她推开对方时,对方没有离开,她会觉得那只是一时的,因为她推得不够猛不够多,为了证实对方是会离开的,她会推得更大力更频繁。最终对方真的离开了,她的预言又实现了。
3
一旦亲密关系形成,她就向对方传递“你既不可以亲近我,也不可以疏远我”矛盾的信息。
对方就很受限制,因为亲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疏远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在这种进退维谷的情形下,容易进入一种分裂的状态,并因此产生一种无价值感和无力感。
无价值感和无力感很容易滋生挫败感,当对方选择逃避这种感觉时,也就是他们的离开之时。
小玉就在亲密关系中,不断地验证这样的一个预言。
因为预估到将要到来的“被离弃”,所以在关系进入到亲密关系阶段,她先疏离了对方,也导致了对方和她的疏离。
关系是相互的,在她总是在想办法证明自己不会被离弃的同时,她的状态、她的表现,通常让对方有被离弃感。从而产生了分离。
4
已成型的依恋关系,从纵向来说,若没得到改善,伴随人的一生;从横向来说,会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亲密关系之外,还有人际、学习、工作……
早期的成长经历不可更改,但庆幸的是,依恋关系是可以改变的,是一个可终生发展的过程。
若能出现那么一个人,能强大到无坚不摧,始终伴其左右;抑或是能看到小玉这样行为背后的不安全感,那里有着特别特别强烈的爱,和对爱很深很深的渴望。
那固然很好。小玉可以经由这样的一个人改变她的依恋关系。
没有的话,也并非就是绝境。
更重要的是,小玉她自己能察觉,能感受,在自己不安全感背后,是有着那么浓稠的爱和那么强烈的渴望。活出这样的一份爱和渴望。
那小玉的生命就会不一样。
她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关系模型。
她的生命就能安下来,在亲密关系中绽放独属于她的那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