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教「将领」识别、判断形势,理解每种形势的应对方式及重心是什么,这样才能制定作战策略,调节团队士气,带领士兵取胜。
我在这里体会到,抛开撞大运、撞风口式的获胜,一步步设计并按照其执行出来的获胜方案是一件非常有魅力的事。因为这对一个人综合能力和实力的要求非常高。
华杉老师在《兵势篇》中讲道:“东汉的史学家荀悦:“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他说要确立一个策略来决胜,不管是战争还是平时你要搞改革,你公司做什么事,主要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形,是大体得失之数。就是判断大概行不行,看看能不能搞定?第二个是势,是临时之宜、进退之机。到了现场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就是讲势;第三个是情,是感情的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应该是意志力,看你的意志坚不坚定。对于主帅来说是看你的意志力,对于团队来说是看你的士气。””
再来回顾一下,前面学到,做决策时主要考虑『形』「势」『情』三方面的因素,「形」是大体得失之数,『势』是作战现场的情况,「情」是领导的意志力和团队的士气。前面在学『形势』的时候,觉得很抽象,不知道观察、分析、判断的维度,也不懂应对之道。今天这一节对「形势」进行了更详细的解读。
华杉老师讲道:“地形和地势不同。地形是地理形态。地势是不同地点的不同形势,特别是双方的资源条件和士卒的心理状态。”
首先要先回到『定义』的层面,对「词语」进行清洗,清洗是为了在理解和认识上达成共识;其次是具体地学习九种形势的应对之道。
在《孙子兵法》里用的是「地势」这个词描述『形势』,地势要跟地形进行区分,地形主要指的是地貌,即:山地、平原、丘陵等地理环境。地势指的是「形势」,对形势的判断分为两个方面:①双方的资源条件;②团队的心理状态。
一、散地
华杉老师讲道:““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在自己本国的境内作战就是散地。什么东西容易散呢? 军心容易散,因为离家太近了。士兵很容易就跑回家了,所以大家的战斗意志不强。散地怎么办呢?不要跟他野战,要“坚壁清野” ——人、牲畜和粮草全部都运进城从而让他没东西抢;接下来把守好城池和要塞,最后再派亲兵去打他的交通线,绝其粮道。敌人挑战咱们但是没人迎战,然后他的粮草又跟不上,抢掠又抢不到东西。这时候我们就耗他,耗到他撤退了再“击其惰归”——我们在后面追着打他。”
「散地」指的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情况,这种形势下会出现的现象是:本国士兵的「军心」容易散,因为离家近,随时可以撤退,这样战斗的意志力就不强。
我在这里最深刻的体会是,成为领导者,首先自身能力和实力要强,其次是要理解人性,基于人性的弱点,通过制度的方式绕开、规避掉弱点的暴露。而非认为士兵有弱点就是能力不行、层次不够,批评并要求士兵跟自己一样有能力,自律,能够反人性。
前天听到一个故事讲的是,老板让员工先去餐厅点餐招待客户,员工点的不是招牌特色菜,每次都是自己喜欢吃的菜。多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屡教不改,老板每次很生气,觉得员工不上道,带不动。当时前辈提出了一个抛开情绪的解决思路是:做一个招待客户的SOP,规范每一步的重心,把要点罗列清楚。我在这里的启发是,要设计他人配合自己的动作,最直接的方式是下达指令,明确配合的步骤,而非给出含糊的指令,指望对方猜测跟意会。
就像,对于将领来说,知道『散地』这种形势下,士兵容易出现意志力不强的表现。这个时候,作战的重心不是对战,而是「坚壁清野」,也就是通过不战的方式消耗对方的资源,同时不给对方抢夺物资的机会。然后就是等待,等到对方资源消耗殆尽,气势衰落,要撤退的时候,在后面追着打。
二、轻地
华杉老师讲道:““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战争发生在我们的国境内是散地,而如果是我们侵入到敌国的境内,但是进入得还不够深,刚进去不远,这就叫轻地。孙子说:“轻地则无止”。无止就是不要停止,大家继续挺进。为什么呢?轻地比散地离家远,但是还不足够远。散地就在家门口,士兵一没斗志就回家了;而在轻地,大家往前进的话心里忐忑;往后退呢,则感觉自己现在当逃兵还来得及。 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给大家念想,你要带领士兵继续深入敌境。”
「轻地」的情况是:侵入敌国的境内,但进入的不够深。这时,士兵容易出现的心理情况是:前进会有一些忐忑不安;同时觉得自己还有后退的希望。这种形势下的应对重心是:继续深入,断了后退的念想。
三、重地
华杉老师讲道:““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进入敌境很深,并且背后已经有好多敌国的城池了,这个时候士兵就死心塌地了。孙子说:“重地则掠”。你要去抢掠敌军。 因为你的交通线太长甚至可能会中断,所以你只能靠抢掠敌方才能生存下来。但是这个道理敌人也懂。因为你在重地就意味着敌人在散地,那么他就坚壁清野,把东西能搬走的搬走,不能搬走的一把火烧了也不留给你。”
「重地」的情况是:进入敌境很深了。这时,士兵不再有后退的念想,没有退路只能死心塌地了。形势的重心发生了转变,当下的重心是「物资」问题,没有充足的『物资』,士气就会衰落。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抢夺敌人的物资。而对于敌人而言,他们是境内作战,也就是「散地」的情况,他们会出现的现象是:军心散。对于敌人来说,他们的最佳选择是『坚壁清野』的应对方式。
我在这里体会到,其实军事策略就那么几条,对于双方将领而言,几乎是公开透明的知识。这时,考验的是现场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团队的执行力,即:平日士兵的训练和军纪。
四、争地
华杉老师讲道:““争地”。兵家必争之地,我得到就对我有利,敌人得到了就对敌人有利,这就是争地。面对争地怎么办呢? 争地就是要争先,你要抓紧先把地争到手; 如果没争到,孙子说:“争地则无攻”。无攻就是不要进攻,如果人家先占了你就别上去硬攻了。”
「争地」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重心是:抢先争到,这样会占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这是造「兵势」的三种方法之一。另外,如果没争到,最佳的应对方案是:不要硬攻,要撤退。
华杉老师在前面讲六种地形时讲道「险形」:“ 如果敌人占了险要地形,那这就不是人力所能攻下的,明摆着打不过,咱们就不要打,咱们要引兵撤退。咱们撤退,他如果来追,他就离开了他的险要地形,那我们就可以设伏兵打他;他如果不来追,那就让他自己在山上待着吧,咱们就回家了。”
撤退时会遇到两种情况,敌人来追,那就派亲兵,也就是尖锐部队设伏兵埋伏;如果敌人不追,那就真的撤退了。
五、交地
华杉老师讲道:““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交地就是没有什么险要的平原,跟前面我们讲的“通形”类似。道路是四通八达的,甚至没有道路大家也可以畅行无阻。我来得,敌人也来得,谁也挡不住谁。在“交地”作战的原则是什么呢?孙子说:“交地则无绝”。曹操注解“无绝”为“相及属也”, 你的部队要首尾相接,中间不要有空当。因为有空当就容易被别人切断,从而吃掉你的尾巴,或者把你的部队分割并分别包围了,让你首尾不能相应。这个情景你可以想象一下,因为敌人可以从任何地方来,所以你的部队一定是一个挨一个的,中间不要有空当,否则就会被人家截断。”
「交地」的情况是四通八达的平原,畅行无阻,没有遮蔽体。在『交地』的形势下,队形要密集紧凑一些,避免被敌人「截断」,截断就有被敌人逐一吃掉的风险。